[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藻类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9008.6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1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任永涛;蔡卓东;黎启明;陈妃业;曾超海;戴小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湛江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328***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藻类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育苗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藻类培养装置,它包括底座、亚克力管、进水管和充气管,所述底座为圆柱体,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竖直安装有亚克力管,所述亚克力管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多个三通,所述三通向前方向的接口连接有出水开关,所述出水开关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亚克力管的上方还设置有充气管;亚克力管进行藻类的扩培,增加了藻类培养的透光性从而增加藻类培养所需要的光照,且亚克力管壁光滑,大大减少了藻类的粘附现象;由于亚克力管的透明属性,能够对内部的液面变化进行观察,从而对供氧量的大小进行判断,并及时对供氧量进行调整,提高藻类培养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育苗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藻类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角毛藻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小,壁薄,多数单个生活。邻近细胞的角毛相连,使群体成链状。角毛的长度,常几倍于细胞体本身。链端角毛的形态,常和其他角毛不同,短而粗。细胞行多次间接分裂后,链内出现相异的角毛,于是就分成两条链。色素体两个或多个,有的种类角毛里也有色素体,是分种特征之一。生殖方法有:形成复大孢子、体眠孢子和有性繁殖。角毛藻在10℃~39℃环境下均能生长繁殖,最适温度为25℃~35℃,是一种沿岸性半咸水种类。
目前的角毛藻等藻类培养多数采用大白桶扩培藻类,大白桶扩培虽操作简单,能够对藻类进行扩大培养,但局限性同样明显,首先在扩培过程中透光性分布不均匀,藻类培养时间过长后,水体浓度加深,下层藻类的采光性会有所减弱,影响藻类发育,与此同时若出现挂脏,死藻等现象,不能第一时间发现进行处理,对后期培藻的成活率也会有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藻类培养装置,在二级培藻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光照,对藻类进行扩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藻类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亚克力管、进水管和充气管,所述底座设置有多个,所述底座为圆柱体,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竖直安装有亚克力管,所述亚克力管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开关,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多个三通,所述三通向前方向的接口连接有出水开关,所述出水开关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亚克力管的上方还设置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上通过接头连接有多个打氧吊管,所述打氧吊管的底部伸入亚克力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贯穿底座伸出底座的底部,所述排水管的出水端与收藻管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收藻管道上设置有控制开关,用于收藻时控制藻类排出的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管为PVC材质,所述充气管的进气端与供气设备连接,所述充气管的管径为20mm。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一个三脚架,所述底座和三脚架均采用耐热熟胶制作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亚克力管的管径为50cm,高度为2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亚克力管进行藻类的扩培,增加了藻类培养的透光性从而增加藻类培养所需要的光照,且亚克力管壁光滑,大大减少了藻类的粘附现象;由于亚克力管的透明属性,能够对内部的液面变化进行观察,从而对供氧量的大小进行判断,并及时对供氧量进行调整,提高藻类培养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亚克力管;3、进水管;4、充气管;5、三通;6、进水开关;7、出水开关;8、出水管;9、打氧吊管;10、排水管;11、收藻管道;12、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湛江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未经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湛江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90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