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激元波导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7836.6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7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军;郭靖生;张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智锐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姜威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中国(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石墨 混杂 离激元 波导 结构 | ||
1.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波导结构和第二波导结构,所述的第一波导结构位于所述第二波导结构的上方;
所述第二波导结构包括位于下层的第一电介质(110)和平铺在所述第一电介质上的石墨烯(120);
所述第一波导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石墨烯(120)之上的第二电介质(130)和放置在所述第二电介质(130)上的第三电介质(140);
所述的第一电介质(110)和第二电介质(130)的折射率n的取值范围为1≤n≤2;所述的第三电介质(140)的折射率n2;
所述的第三电介质(140)为椭圆柱结构,所述椭圆柱的长度大于0且小于等于1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电介质(130)的端面上的横向宽度和第三电介质(140)的端面上的横向宽度均小于30μm,所述第二电介质(130)的端面上的纵向宽度小于7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柱结构的端面上的长轴或短轴为水平方向,且所述的石墨烯平面和所述第二电介质(130)的上表面均为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柱结构的端面上的竖直方向为短轴,水平方向为长轴,长轴与短轴比例为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轴为12μm,长轴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介质(110)和第二电介质(130)为HDPE,折射率为1.54,所述第三电介质(140)为GaAs,折射率为3.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介质(110)或第二电介质(130)为MgF2、SiO2和KCl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三电介质(140)为ZnO、CdS和Si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的混杂等离激元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烯(120)的层数为1-5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智锐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智锐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78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光杠杆结构的磁致伸缩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地质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