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转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66585.X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40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卢立新;孙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2B3/00 | 分类号: | B62B3/00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房文亮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转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流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座、转运箱以及箱盖,转运箱的底壁设置有若干第一导轨,箱盖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且垂直与第一导轨的第二导轨,转运箱的一侧壁设置有若干第一长型穿孔,第一长型穿孔的下端与第一导轨的一端相互贯通,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能横向分隔转运箱内部空间的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从第一长型穿孔穿插进入转运箱内部,转运箱的另一侧壁设置有若干第二长型穿孔,第二长型穿孔的上端与第二导轨的一端相互贯通,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能纵向分隔转运箱内部空间的第二分隔板,第一分隔板的上端与第二分隔板的下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让位卡槽,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在较大转运设备内部手动分隔转运槽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转运是指从装运港(地)至卸货港或目的地的货运过程中进行转装或重装,包括从一运输工具或船只移至另一同类运输方式的运输工具或船只,或由一种运输方式转为另一种运输方式的行为。
现有的物流转运装置,多为一体框架结构,或者通过人工的方式在转运装置的内部临时利用分隔板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分隔槽,但是对于一些具有较大转运箱的转运设备而言,从转运箱的顶部安装分隔板通常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工体力,并且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流转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一种物流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座、设置在所述转运车座上的上端开口的转运箱以及与所述转运箱相互配合的箱盖,所述转运箱的底壁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第一导轨,所述箱盖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且垂直与所述第一导轨的第二导轨,所述转运箱的一侧壁竖向设置有若干第一长型穿孔,所述第一长型穿孔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相互贯通,所述第一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能横向分隔转运箱内部空间的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从第一长型穿孔穿插进入转运箱内部,所述转运箱的另一侧壁竖向设置有若干第二长型穿孔,所述第二长型穿孔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导轨的一端相互贯通,所述第二导轨上滑动安装有能纵向分隔转运箱内部空间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下端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让位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等高,所述让位卡槽的高度为第一分隔板或第二分隔板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转运箱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分隔板高度的二分之三。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的截面均为T型,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上端均与所述T型的截面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转运箱没有设置第一长型穿孔或第二长型穿孔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卡设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的卡板槽。
优选的,所述箱盖滑动设置在所述转运箱的上端,所述箱盖的下表面的一端设置有限位端板,所述箱盖的下表面的另一端设置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分拣需求,快速的利用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转运箱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转运槽,并且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不用从转运箱顶部安装,仅从转运箱的侧壁插入箱内即可获得稳定的分隔空间,提高了较大转运设备内部手动分隔转运槽的效率,节约体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运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插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插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65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机电工具箱
- 下一篇:一种煤矿井下通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