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6364.2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61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方成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泓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4 | 分类号: | H01L33/64;H01L33/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光二极管,包括底板和安装板,底板的顶面开设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面开始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固定连接四根等距离圆周分布的螺杆,第二安装槽内设有LED芯片,LED芯片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正极,LED芯片顶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负极,LED芯片的顶面贯穿四个等距离圆周分布的定位孔,定位孔套设在螺杆内,定位孔内套设保护套,保护套套设在螺杆的外缘,螺杆的外缘螺纹连接螺母,通过设置螺杆、螺母、保护套和定位孔解决了螺钉连接时对LED芯片容易造成损伤的问题,提高了在对LED芯片在安装时的保护效果,避免在安装时对LED芯片的表面造成破坏,从而导致LED芯片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领域,特别是涉及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组件,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广泛的应用于背光源、照明、面板等领域;在大部分的应用中,LED 芯片都只要求具备180°发光面即可;为了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通常会在LED芯片的背面制备反射层;反射层一般使用金属、布拉格反射镜,或者两者的叠加来达到高反射率的目的;
目前在对LED芯片进行安装同上采用螺钉进行连接安装,这种连接方式在对LED芯片进行安装时非常容易对LED芯片的表面造成磨损,如果旋拧的力气过大会导致LED芯片出现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发光二极管,通过设置螺杆、螺母、保护套和定位孔解决了螺钉连接时对LED芯片容易造成损伤的问题,提高了在对LED芯片在安装时的保护效果,避免在安装时对LED芯片的表面造成破坏,从而导致LED芯片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发光二极管,包括底板和安装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开设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面开始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固定连接四根等距离圆周分布的螺杆,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正极,所述LED 芯片顶面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负极,所述LED芯片的顶面贯穿四个等距离圆周分布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套设在所述螺杆内,所述定位孔内套设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套设在所述螺杆的外缘,所述螺杆的外缘螺纹连接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顶面设有四个等距离圆周分布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贯穿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设有四个等距离圆周分布的螺纹槽,所述凹槽内套设内六角螺栓,所述内六角螺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螺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均贯穿若干等距离分布的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面固定连接四条等距离圆周分布的垫条,所述垫条位于所述螺杆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杆的外外缘设置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垫条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螺杆、螺母、保护套和定位孔解决了螺钉连接时对 LED芯片容易造成损伤的问题,提高了在对LED芯片在安装时的保护效果,避免在安装时对LED芯片的表面造成破坏,从而导致LED芯片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2、通过将安装板和底板通过螺栓连接便于对LED芯片进行拆卸和安装,便于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证LED芯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节省了在对LED芯片进行拆卸安装时所花费是时间,提高了LED芯片的安装拆卸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6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