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6292.1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1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韩玉新;周长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10 | 分类号: | E05B8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隐藏 把手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属于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中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外把手盖板内,外把手底座内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机构;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盖板转轴和与传动机构啮合的盖板转动机构,外把手盖板通过盖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外把手底座上,盖板转动机构与外把手盖板的内表面连接;第二腔体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有控制锁体打开的感应开关。本实施例的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中,红外传感器通过车载控制器传递电信号到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盖板转动机构转动,使外把手盖板向车内上方转动,之后人手伸入并触碰感应开关可打开车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隐藏车门外把手一般采用外旋或者向外平移两种方式弹出外把手供人手拉开侧车门,两种方式都会造成车门把手向外突出容易产生磕碰;在发生意外时,传统隐藏外把手无受力点不容易打开车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把手底座、外把手盖板、红外传感器和驱动电机;所述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外把手盖板内,所述外把手底座的前表面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外把手底座内设置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二腔体上方;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外把手底座的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盖板转轴和与所述传动机构啮合的盖板转动机构,所述外把手盖板设置在所述开口上并且通过所述盖板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把手底座上,所述盖板转动机构与所述外把手盖板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腔体的侧壁内表面上设置有控制锁体打开的感应开关。
其中,所述外把手盖板与所述盖板转轴连接,所述盖板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把手底座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红外传感器嵌在所述外把手盖板的外表面内。
其中,所述盖板转动机构包括扇形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扇形基板外侧面的传动齿。
其中,所述扇形基板的一侧与所述外把手盖板的内表面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外把手底座的左侧壁上,并且所述盖板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左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打开车门时,外把手不会向外突出;
(2)发生意外时,用力推外把手盖板使其向内转动,可以有受力点开车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的三维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的内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车门隐藏外把手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62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振器下叉结构
- 下一篇:一种弹出式隐藏外把手防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