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内科用低敏胃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66291.7 | 申请日: | 2021-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0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玮;尚伯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玮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用低敏胃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低敏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喉部接触管,探入口,支撑皮,封盖,穿入头和固定贴,其中:喉部接触管粘结在胃管主体的前端,且探入口嵌套在喉部接触管的前端,该支撑皮粘结在探入口的外侧;所述封盖粘结在支撑皮的表面,且穿入头粘结在胃管主体的后端,该固定贴嵌套在胃管主体和喉部接触管的表面。本实用新型喉部接触管,固定贴和降敏层的设置,不会被压瘪导致堵塞,拥有降敏的能力,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会出现干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胃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低敏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nasogastric tube是在特殊情况下帮助不能吞咽的患者输送必要的水分和食物。胃管一般是聚氨酯或硅胶材料,根据材质,聚氨酯、硅胶胃管应一月一换。粗细长短均有不同规格,胃管分别是口胃管和鼻胃管。其中,口胃管长约45Cm,是经口插入35~40cm即可。鼻饲管长约105cm,需经鼻孔插入55Cm 左右,经由咽部,通过食道到达胃部,鼻胃管容易脱出,应粘贴牢固,防止反复插管和误吸,由管路、胃管注食口接头、胃管夹、十字结堵帽组成。
食管内留置鼻胃管,患者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被改变,会导致食道末端括约肌关闭不严,气道不畅剧烈咳嗽等压力性刺激容易导致食管返流等并发症,也可以通过胃管抽取胃液。胃管的注食口接头一般有两个,最上面的堵帽打开只能用小注射器手动加压推杆和活塞打一些水一样的流质食物,下面能用助推器和100ml大注射器打一些稠一些的肉菜沫或用机械粉碎成膏状或糊状的面条等,可增加膳食纤维,有利于排便,促进消化和营养供给,但不能一次喂食过多过快,会导致胃排空不畅发生食管返流。大颗粒物进入会堵管。需要避免胃管污染,胃管胶布应放在密闭的床头柜内,防止蟑螂污染,但是现有的胃管依然存在着容易被压瘪导致堵塞,没有降敏的能力,使用者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干呕的情况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消化内科用低敏胃管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低敏胃管,以解决现有的胃管依然存在着容易被压瘪导致堵塞,没有降敏的能力,使用者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干呕的情况的问题。一种消化内科用低敏胃管,包括胃管主体,喉部接触管,探入口,支撑皮,封盖,穿入头和固定贴,其中:喉部接触管粘结在胃管主体的前端,且探入口嵌套在喉部接触管的前端,该支撑皮粘结在探入口的外侧;所述封盖粘结在支撑皮的表面,且穿入头粘结在胃管主体的后端,该固定贴嵌套在胃管主体和喉部接触管的表面。
喉部接触管包括主体管,弹性套箍,外侧包裹层和降敏层,且弹性套箍嵌套在主体管的表面,该外侧包裹层包裹在主体管和弹性套箍的外侧;所述降敏层包裹在外侧包裹层的表面。
固定贴采用固定片,柔性贴片和粘结条,且柔性贴片粘结在固定片的外侧,该粘结条粘结在柔性贴片的表面。
喉部接触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圆形通管,且其内部的弹性套箍采用带有弹性的橡胶箍,该喉部接触管内部的弹性套箍为短段圆环,有利于在喉咙处起到一个支撑作用,防止在患者吞咽时因喉部肌肉的收缩导致本实用新型发生下瘪,致使本实用新型发生堵塞。
固定贴采用硅胶制圆形片,且固定贴之间互成90度形成4片,该固定贴具有柔性,可随意弯折,该固定贴可通过其表面的粘结条与人体皮肤相粘结,有利于在从鼻孔内部向体内穿入时可以在人体面部进行固定,防止因人体口鼻处的起伏导致本实用新型无法平稳的粘结在人体面部。
降敏层采用硅胶圆环,且降敏层的表面涂抹有利多卡因乳膏麻醉剂,该降敏层的表面光滑,有利于在穿入人体喉部后,需要长时间的停留在喉咙处,而降敏层的设置可以对喉咙处进行轻微的麻醉,使喉咙处的敏感度降低,防止病人出现干呕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喉部接触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喉咙处起到一个支撑作用,防止在患者吞咽时因喉部肌肉的收缩导致本实用新型发生下瘪,致使本实用新型发生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玮,未经王立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6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监测管道位置的变色带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人字齿轮行星传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