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束式潜孔锤的气流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3968.1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3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芮红艳;娄磊;吴万荣;刘杨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E21B4/14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束 式潜孔锤 气流 调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束式潜孔锤的气流调节阀,包括由内之外同轴布置的内筒、中间筒以及外筒,所述内筒的两端口形成气流调节阀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在内筒的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气流调节孔,在内筒的外壁上且位于每个气流调节孔一侧滑动连接一个阀片;中间筒的内壁面与内筒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的腔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腔体结构,气流调节孔与中间筒以及内筒之间形成的所述腔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能保证集束潜孔锤在不同地层钻孔凿岩作业时,气流的及时调节,从而提高凿岩效率,节约能耗。气流调节阀内的整个联动结构运行结构,便于装卸,只借助潜孔锤壳体本身的结构设置对应的排气通道,不需要额外增设部件,结构设计合理,紧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束式潜孔锤的气流调节阀。
背景技术:
在大直径钻孔凿岩领域,为了提高钻机的作业效率,常采用集束式潜孔锤进行作业,集束式潜孔锤作业时需要集中供气,气体由空压机集中输出,经输气管路分配至集束潜孔锤内的各个潜孔锤,气体的流量和压力要根据岩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当岩层硬度大时,应采用高压力、大流量气体,以提高凿岩效率。当岩层硬度不大时,可采用低压、小流量气体,以适应岩层。
当前采用集束式潜孔锤进行作业时,往往采用高压、大流量、大功率的空压机集中供气,在岩层硬度变化时,不能调节气流的压力及流量,造成钻孔凿岩能耗过大。
因此,在目前集束式潜孔凿岩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集束式潜孔锤,能保证集束潜孔锤在不同地层钻孔凿岩作业时,气流的及时调节,从而提高凿岩效率,节约能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集束式潜孔锤的气流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集束式潜孔锤的气流调节阀,包括由内之外同轴布置的内筒、中间筒以及外筒,所述内筒的两端口形成气流调节阀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在内筒的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气流调节孔,在内筒的外壁上且位于每个气流调节孔一侧滑动连接一个阀片;中间筒的内壁面与内筒的外壁面之间形成的腔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腔体结构,气流调节孔与中间筒以及内筒之间形成的所述腔体相连通。
进一步地,在中间筒的外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有阀片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联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转动轴、外驱动杆、内驱动杆、连接杆、作动器和联动杆,若干根转动轴相隔一定间隙的转动连接在中间筒的外壁上,且转动轴的轴线与中间筒的轴线相垂直,转动轴的两端分别置于中间筒的内外侧,在每根转动轴的内外两侧分别固定内驱动杆和外驱动杆,在相邻的两根外驱动杆之间铰接一根联动杆,在每根内驱动杆上铰接一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对应与一个阀片相铰接,至少两个作动器铰接在中间筒的外壁上,且作动器的输出轴与对应位置处的一根转动轴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作动器为油缸,在作动器的输出轴上铰接有驱动臂,驱动臂与对应位置处的转动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筒的外壁上均布有若干个安装通孔,在内筒的外壁上焊接有若干个矩形状的限位座,在每个限位座上卡接一个限位块,在每个安装通孔内固定一个轴承座,每根转动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对应位置处的轴承座和限位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调节孔为矩形孔结构,在每个气流调节孔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滑动筋,所述阀片滑动连接在滑动筋上。
进一步地,所述阀片的上下两端90°折弯并形成滑动边,两个滑动边对应置于每个气流调节孔两侧的两个滑动筋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39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料、酱料包装机用断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送料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