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载带上片料的预折弯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62544.3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55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陆兴鹏;花小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08 | 分类号: | B21D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翟世中 |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片 折弯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载带上片料的预折弯模组。该预折弯模组包括矩形结构的框架,框架的空腔内设有上下正对的上预折弯辊、下预折弯辊;下预折弯辊两端分别设有下预折弯段;上预折弯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浮动座上,上预折弯辊两端分别设有上预折弯段;浮动座位于上开口内且上端连接弹性缓冲部,浮动座两端分别通过导向组件连接上分板;间隙压力调整部的两个偏心导环分别轴套上预折弯辊两端,导面块分别连接上分板下端,偏心导环贴合导面块上表面,其中一个偏心导环连接调整手柄。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连续预折弯片料的两侧边,生产速度快,良品率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C料片的折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载带上片料的预折弯模组。
背景技术
3C产品大量应用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3C产品涉及大量薄片、异形折弯轮廓的3C零件,而3C零件的生产,目前采用人工逐个一次完成折弯,其缺陷在于:其一,人工一次折弯,容易出现应力过大,造成料片破损或断裂现象,良品率低;其二,人工折弯,需要沿预设计的折弯基线折弯,每次均需定中心,依赖工人经验水平,位置摆放精度较低,良品率低,速度慢,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带上片料的预折弯模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一种载带上片料的预折弯模组包括矩形结构的框架,框架的两个平行的垂基板中间上设有矩形状的上开口,上开口左右两端为上分板,两个垂基板之间的空腔内设有上下正对的上预折弯辊、下预折弯辊;
下预折弯辊两端转动连接上开口下壁,下预折弯辊中间设有下圆柱段且两端分别设有下预折弯段,下预折弯段为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大的圆台;
上预折弯辊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浮动座上,上预折弯辊中间设有上圆柱段且两端分别设有上预折弯段,上预折弯段为直径从内向外逐渐变小的圆台,下圆柱段和上圆柱段上下正对且长度相同,上预折弯段和下预折弯段上下相对且锥度相同;
浮动座位于上开口内且上端连接弹性缓冲部,浮动座两端分别通过导向组件连接上分板;
间隙压力调整部包括偏心导环以及导面块,两个偏心导环的偏心孔分别轴套上预折弯辊两端,导面块分别连接上分板下端,偏心导环贴合导面块上表面,其中一个偏心导环连接调整手柄。
该一种载带上片料的预折弯模组实现了自动化同时折弯片料的两侧边,既可以作为中间产品,又可以作为最终产品,同时料片放置在载带上,只需要确定载带和下预折弯辊的基准,即可一次性完成载带上所有片料的定中心,其有益效果是:其一,自动化折弯,一次完成双边的折弯,只需一次定中心,位置精度高,载带从左至右连续匀速通过,能够实现片料的连续化折弯,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适用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其二,作为中间预折弯工艺,能够降低料片的最大折弯应力,降低片料被过大应力损伤或破裂的现象,提高产品良品率,同时能够大大提高折弯后的产品外观;其三,圆柱段进行通过载带以及片料中间基体,预折弯段采用圆台结构,有效的实现了斜边折弯,折弯轮廓以及精度高;其四,采用浮动座、弹性缓冲部以及导向组件,能够有效实现弹性上压紧,同时有效保护料片,弹性缓冲部卸载过大应力,导向组件实现直线升降,无左右偏斜,产生的应力不均匀现象;其五,间隙压力调整部能够有效设置预压紧应力,同时偏心导环能够实现高度的连续变化,即产品尺寸厚度可变,同时压力调整为连续性,同时导面块提供良好的支撑,防止向下跳动,调整手柄操作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预折弯段的外侧面还向外拉伸形成圆柱状的下端环,上预折弯段的外侧面还向外拉伸形成圆柱状的上端环,下端环和上端环上下相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端环和上端环、上预折弯段和下预折弯段的长度相同;上预折弯段和下预折弯段的折弯角度为4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下预折弯辊的下主轴和下圆柱段一体设置或键连接,下主轴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上开口下端壁,下主轴一端穿过上开口下壁且键连接被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未经领胜城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25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发动机的集成式支架
- 下一篇:腔内自体瓣膜重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