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中的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1969.2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3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邹芹;梁发先;杨代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芹 |
主分类号: | A61H33/06 | 分类号: | A61H33/0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王景洲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西医结合 内科 临床 中的 治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中的治疗装置,包括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底部固定有进气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内部中间位置铰接安装有蒸汽结构,首先蒸汽结构直接安装在主箱体内的进气结构上,在进气结构中将内管设置在主箱体的内壁上,内管直接与底部的药槽相互连接,而药槽内能够放置多种药草,从而达到良好的要用熏蒸效果,通常使用在内科的蒸汽熏蒸疗法,需要有单独的蒸汽直接作用在患者腹部与肚脐位置,从而将主箱体内的中间位置铰接安装气板,且同时气板上滑动安装有延伸板,将气板上滑动安装延伸板,能够更好的与患者腹部位置对齐,使得熏蒸的蒸汽能够更好的作用在患者的腹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中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中西医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
基于上述,一般的西医疗法较为单一,不具有中医中的修养功效,而具有中西医结合的蒸汽熏疗装置,多为在装内部均匀的添加热蒸汽使用,而在使用与内科时,不能够将蒸汽直接作用到腹部与肚脐位置,无法做到快速且良好的内科熏疗作用。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中的治疗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中的治疗装置,以解决现有中西医结合的蒸汽熏疗装置,多为在装内部均匀的添加热蒸汽使用,而在使用与内科时,不能够将蒸汽直接作用到腹部与肚脐位置,无法做到快速且良好的内科熏疗作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中的治疗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中的治疗装置,包括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外壁上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底部固定有进气结构;所述箱体结构的内部中间位置铰接安装有蒸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结构还包括有主箱体、侧板、顶槽,主箱体的左右两端均密封安装有侧板,主箱体的顶部开设有顶槽,顶槽的整体设置呈腰圆的结构,顶槽内滑动安装有内板。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结构还包括有辅助袋、延伸筒,辅助袋固定安装在主箱体的前端中间位置,且辅助袋的两侧均设置有延伸筒,延伸筒的整体设置呈波纹的结构,同时延伸筒向外延伸部分设置呈锥形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结构还包括有内管、药槽,药槽固定在主箱体的底面后端位置,且药槽上设置有外接管口,主箱体的内壁上固定有一整圈的内环,且在内管上设置有向内开设的开孔。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结构还包括有气板、延伸板,气板的整体铰接安装在内管上,气板的外侧端设置有开孔,气板的中间位置滑动安装有延伸板,延伸板同样设置有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中,通常在使用蒸汽熏蒸的过程中,需要达到一定的密封效果,而同时也需要整体能够方便进入,从而将主箱体的左右两端侧板设置呈能够直接开启的结构,使得进入更加方便,同时侧板闭时能够有效的密封,来达到对主箱体的良好密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芹,未经邹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19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一次性PVC手套的套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取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