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调节器的滤清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60628.3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61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钱晨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F02M26/55;F02M26/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调节器 滤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调节器的滤清器结构,包括卡在真空调节器大气进气管口上、支撑阀体的滤清器总成;所述滤清器总成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折型隔板、挡块和过滤网总成,折型隔板、挡块和外壳两侧内壁之间形成迷宫式气道,迷宫式气道成对对称设置在外壳内腔的两边部,两迷宫式气道之间的外壳内腔形成进气道;所述迷宫式气道的末端和进气道首端之间连接过滤网总成,过滤网总成与外壳一端内壁之间形成缓冲气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真空调节器中,能够防止灰尘、烟雾、水汽等直接附着于涤纶网上,有效保护真空调节器内部运动件的清洁,提高了真空调节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可以调节发动机再循环废气流量作用中真空传感器的滤清器结构。
背景技术
真空调节器在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中起到调节再循环废气流量的执行元件作用。真空调节器是一种通过改变ECU输出的占空比,使导磁回路产生磁场,衔铁在不同的电磁力作用下向鞍座方向运动,进而铜针和衔铁组件内部的密封橡胶分离产生间隙,间隙的大小决定输出负压的大小,ECU输出的占空比越大,产生的电磁力越大,铜针和密封橡胶之间的间隙也越大,输出的负压就越大,占空比越小,输出的负压就越小,从而控制废气再循环的流量。真空调节器采用线性控制可调节流量大小,避免了传统真空调节器只有开和关的动作,给整车所需的废气再循环流量提供了更多更合理的调节方式。真空调节器以其装配便捷、性能稳定、可线性调节等特点在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系统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发动机总成是暴露在非密封空间内,且道路工况复杂,灰尘、烟雾、水汽、泥浆等等较多,真空调节器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灰尘、烟雾、水汽、泥浆等等将200目涤纶网完全覆盖,但由于大气进气管为主动抽气状态,最终200目涤纶网过滤失效,灰尘、烟雾、水汽等被吸入阀体内部,将真空调节器内运动件总成造成卡滞或者生锈卡滞,进而使得真空调节器失效,整个EGR系统也会瘫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调节器的滤清器结构,能够防止灰尘、烟雾、水汽等直接附着于涤纶网上,有效保护真空调节器内部运动件的清洁,进一步提高真空调节器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真空调节器的滤清器结构,包括卡在真空调节器大气进气管口上、支撑阀体的滤清器总成;所述滤清器总成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折型隔板、挡块和过滤网总成,折型隔板、挡块和外壳两侧内壁之间形成迷宫式气道,迷宫式气道成对对称设置在外壳内腔的两边部,两迷宫式气道之间的外壳内腔形成进气道;所述迷宫式气道的末端和进气道首端之间连接过滤网总成,过滤网总成与外壳一端内壁之间形成缓冲气道。
上述一种真空调节器的滤清器结构,所述过滤网总成包括三个200目涤纶网和PA66+GF30的过滤网框组合而成。
上述一种真空调节器的滤清器结构,所述三个200目涤纶网和PA66+GF30的过滤网框一体注塑而成。
上述一种真空调节器的滤清器结构,所述过滤网总成压配进滤清器内腔中,外壳与折型隔板和挡块采用外壳内壁上自带的凸点定位,过滤网总成与挡块之间通过卡扣固定。
上述一种真空调节器的滤清器结构,所述滤清器总成与阀体的大气进气管口上的台阶形成卡扣固定装配,且滤清器总成外壳上设置有有两个撑住阀体、防止滤清器总成往阀体方向移动或者旋转的支撑脚。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隆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60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胶生产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科专用仪器消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