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9704.9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绪霞;吴得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汉格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0/60 | 分类号: | B60L50/60;B60K1/04 |
代理公司: | 山东高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98 | 代理人: | 李娜娟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经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池 车身 固定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一种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包括车身端机构和电池端机构,所述车身端机构包括锁止头固定块,且锁止头固定块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止头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Z向限位块,所述电池端机构包括锁止底座,且锁止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锁止盖板,所述锁止盖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端防转限位柱,所述锁止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锁止旋转轴。本实用新型相对于传统螺栓固定方式其可靠性较足,能够满足换电车型全生命周期换电频次问题,经过测试该实用新型该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能够满足10000+次的开解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快换连接一般位于新能源汽车包与车身底板之间,其作用为代替传统的螺栓和螺母固定电池包,随着新能源汽车深入发展,换电站高效补能、补能便利性和经济性优势凸显,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换电站进入快速发展期,成为了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案,而目前市面上普通的锁紧螺栓无法支持高频次拆装,进而导致电池包频换更换锁紧螺栓可靠性不足,锁紧不牢固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包括车身端机构和电池端机构,所述车身端机构包括锁止头固定块,且锁止头固定块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止头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Z向限位块,所述电池端机构包括锁止底座,且锁止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锁止盖板,所述锁止盖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端防转限位柱,所述锁止底座的内部设置有锁止旋转轴,且锁止旋转轴的顶端贯穿锁止盖板,所述锁止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旋转轴锁止销,所述旋转轴锁止销能够对锁止旋转轴进行锁止,所述锁止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锁止杆,且锁止杆的两端均滚动连接有随动滚轮,所述锁止杆和锁止孔相适配,所述锁止旋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Z向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锁止底座包括底座座体,且底座座体的底部开设有止销安装孔,所述止销安装孔和旋转轴锁止销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锁止旋转轴包括旋转轴体,且旋转轴体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限位台和第二旋转限位台,所述第一旋转限位台和第二旋转限位台之间形成有解锁旋转轨道,所述第二旋转限位台的外表面开设有锁止槽。
优选的,所述锁止盖板包括盖板体,且盖板体与底座座体螺纹固定,所述盖板体内壁的边缘开设有旋转轨道,所述旋转轨道分别与第一旋转限位台和第二旋转限位台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相对于传统螺栓固定方式其可靠性较足,能够满足换电车型全生命周期换电频次问题,经过测试该实用新型该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能够满足 10000+次的开解锁。
(2)、该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解决了螺栓固定方式定位精度问题,由于螺栓与螺母对中精度要求很高,对中要求±0.5以内才能实现螺栓和螺母最佳锁紧,对螺纹的破坏最小,而该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对中要求为±2要求,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对中精度,从而降低了换电站的成本。
(3)、该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解决了锁紧不牢固问题,螺栓和螺母方案存在力矩衰减现象,电池包卡接方案存在电池极限工况脱出的风险,而该新型换电电池包与车身固定连接结构通过电池端防转限位柱,防止了旋转轴锁止销的逆向反松,解决了力矩衰减问题,同时由于有旋转轴锁止销的存在,也不会出现极限工况下电池包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所提出的车身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汉格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汉格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97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