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8806.9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浩昌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H3/00 | 分类号: | D02H3/00;D02H13/00;H05F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创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53 | 代理人: | 文言 |
地址: | 331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棉纱 分条分丝整经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纱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包括底板,底板上端对称连接有两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之间共同连接有支撑板,底板上安装有调整防干燥机构,底板上端中心处安装有机体,两组固定管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下方,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另一端穿过固定管的管口并向上延伸且连接在底板的下端,两组固定管之间共同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端的侧壁上对称镶嵌有两个轴承,轴承内圈壁连接有螺纹管,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简单的机械结构来调整机体的位置,以及,对干燥的空气进行湿润,避免棉线在运动过程中产生静电,从而,提高设备的适用性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
背景技术
分条整经机是根据配色循环和筒子架容量,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根数相等的几份条带进行分条整经在大整经滚筒上。
但是,现有的分条整经机一般体积都是比较大的,不便于进行移动,进行调整,以及,生产时纱线干燥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导致相邻的纱线发生粘结,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分条整经机一般体积都是比较大的,不便于进行移动,进行调整,以及,生产时纱线干燥摩擦容易产生静电,导致相邻的纱线发生粘结,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对称连接有两块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共同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调整防干燥机构,所述底板上端中心处安装有机体;
所述调整防干燥机构包括两组固定管,两组所述固定管对称设置在底板的下方,所述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另一端穿过固定管的管口并向上延伸且连接在底板的下端,两组所述固定管之间共同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的侧壁上对称镶嵌有两个轴承,所述轴承内圈壁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另一端穿过螺纹管的管口并向上延伸且连接在底板的下端,所述安装板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螺纹管的管壁上套接有从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安装有积水箱,所述积水箱下端安装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另一端贯穿支撑板的板壁并向下延伸且连接有喷雾器,所述固定管下端安装有滑动轮。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端对称连接有两块限位块,两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电机两侧位置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一端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侧壁上套设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侧壁上安装有散热片。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设置有收集盒,且收集盒位于两块固定板外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通过设置固定管、移动杆、安装板、轴承、螺纹管、螺纹杆、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滑动轮,利用螺纹管和螺纹杆之间的相互配合来调整机体的高度,再通过滑动轮来带动机体运动,减少人工劳动力,提高设备的适用性。
2、该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通过设置积水箱、喷水管和喷雾器,利用积水箱和喷雾器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对空气进行湿润,防止棉线干燥产生静电,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棉纱的分条分丝整经设备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浩昌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浩昌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88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磨头总成的玻璃磨边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铜管退火炉可控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