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美化天线外罩安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7671.4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沈擘帅;何东;伍云;何林军;陈毅;谢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2 | 分类号: | H01Q1/42;H01Q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霍朝霞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美化 天线 外罩 安装 | ||
本公开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美化天线外罩安装架。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第一框架用于支撑并固定美化天线外罩;第一框架上具有第一安装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置于第一框架的一侧,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沿远离第一安装部的方向间隔排布;第二框架与第一安装部可拆卸式连接,第三框架的顶端能够与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中的任一者可拆卸式连接;第二框架上具有能够与第三框架的底端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三安装部。本公开提供的美化天线外罩安装架,三个基本部件通过不同位置的组合安装,可满足不同安装场景安装美化天线外罩的需求,同时三个基本部件可拆开堆叠运输,减小运输中占用的空间,降低运输成本。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美化天线外罩安装架。
背景技术
在5G时代中,由于毫米波技术的应用,天线的分布密度远比4G时代多得多。美化天线可以在保证各项5G通信技术指标的同时,实现天馈系统与周边环境的协调美观,大大减低居民对天线的敏感度。其中的5G空调型美化天线外罩,外形和现实中的空调相近,隐蔽及美化效果非常显著。
然而,在实际工程安装中,美化天线外罩通常需要按照需求方的要求安装在不同的位置,这导致需要多种多样与之配套的安装钢架,并且这些安装钢架的形状通常各不相同,互相之间也无法通用,从而造成生产及备货不方便,增加了库存的成本和压力。
同时,5G天线的体积和重量相较于4G天线增加较多,这导致5G空调型美化天线外罩的体积和重量也随之增大,配套的安装钢架的体积和重量也随之增大。然而现有的安装钢架都为一体式结构,在运输过程中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增加了运输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装形式可变化、运输成本低廉、满足安装工程实际需求的美化天线外罩安装架。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美化天线外罩安装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用于支撑并固定美化天线外罩;所述第一框架上具有第一安装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沿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第二框架能够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框架的顶端能够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安装部中的任一者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上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三框架的底端可拆卸式连接的第三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对应位置、所述第三框架和任一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对应位置、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三安装部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三框架和任一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三安装部均能够通过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的紧固件可拆卸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一框架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二框架的底端低于所述第一框架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三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形成的夹角区域,且所述第三框架的顶端与其中一所述第二安装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框架的底端与所述第三安装部可拆卸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三框架均包括由四条边框围成的框架主体;所述第一框架的其中一边框上设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形成为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框架的两相对的边框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连接梁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可拆卸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的另两相对的边框上分别连接有向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凸出的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共同形成为一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有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两相对的边框上分别连接有向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凸出的第三连接耳和第四连接耳,所述第三连接耳和所述第四连接耳共同形成为所述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三框架的两相对的边框的顶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底端分别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三连接耳、所述第四连接耳可拆卸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76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