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藻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7245.0 | 申请日: | 2021-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71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继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继高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藻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藻收集器,包括收集器主体,还包括进排水系统、水位控制系统、滚轮旋转收集系统以及鸭嘴板调节结构,收集器主体内设有水藻收集仓和水压仓,进排水系统包括水泵、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和排水管设置在收集器主体一侧并与水泵输出端相连通,进水管与排水管一侧设有水压仓排水管和水压仓进水管,水压仓排水管和水压仓进水管一端分别置于进水管和排水管同水泵的连接处并与其相连通,水压仓排水管和水压仓进水管另一端与水压仓腔底相连通;水藻收集器采用了沉浮式原理,根据收集器的载重变化自动调节收集器水压仓的储水量,确保收集器与水面保持稳定的液位关系,提高水藻收集的纯度,提高水藻打捞质量,工作效率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水藻收集器。
背景技术
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湖泊等流动性较差的水域会生长大量水藻,例如蓝藻,水葫芦等。水藻腐烂时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湖水环境,造成鱼虾死亡、景观破坏等后果。水藻腐烂时释放出恶臭气味令人厌恶,严重影响人们在湖区的活动。打捞水藻出湖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目前湖泊水藻收集采用的是按污染区域靠自然形成的聚集处进行人工吸抽形式打捞,这种形式比较原始且99%为水只有1%为水藻,水藻收集效能较低。
专利号202010962735.8公开了一种原位连续清除和收获藻华的设备及方法,其中设备内的水藻收集装置是通过多次机械开合伸缩式围隔实现原位连续自动收获藻絮体的目的,然而,由于收集器采用的是固定不可调节形式,这种固定结构会随着装载体重量的变化导致收集嘴会下沉,从而造成水藻液面的水流入收集器,影响收集水藻的纯度,水藻收集效果不佳,需要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水藻收集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水藻收集器,包括收集器主体,还包括进排水系统、水位控制系统、滚轮旋转收集系统以及鸭嘴板调节结构,收集器主体内设有水藻收集仓和水压仓,水藻收集仓置于水压仓上方且两者相隔开;
进排水系统,置于收集器主体一侧并与水压仓相连通,用调整水压仓内的进水量;
水位控制系统,置于收集器主体上并与进排水系统相连接,用于检测收集器主体在水面水位的状态,并对进排水系统发出控制信号;
鸭嘴板调节结构,置于水藻收集仓上端一侧留有的水藻进口处,用于对水藻收集仓上水藻进口的高度进行调节;
滚轮旋转收集系统,置于鸭嘴板调节结构上,用于将水藻收集仓水藻进口处水藻扫入水藻收集仓中。
优选的,所述进排水系统包括水泵、进水管和排水管,进水管和排水管设置在收集器主体一侧并与水泵输出端相连通,进水管与排水管一侧设有水压仓排水管和水压仓进水管,水压仓排水管和水压仓进水管一端分别置于进水管和排水管同水泵的连接处并与其相连通,水压仓排水管和水压仓进水管另一端穿设在收集器主体内并与水压仓腔底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水泵的进水口相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在水面之下,排水管一端与水泵的排水口相连通,其另一端延伸在收集器主体外。
优选的,所述水位控制系统包括水位控制器、电磁换向阀一和电磁换向阀二,水位控制器设置在鸭嘴板调节结构两侧并与收集器主体处于水平状态,电磁换向阀一设置在进水管与水压仓排水管的连接处并与其相连通,电磁换向阀二设置在排水管与水压仓进水管的连接处并与其相连通,电磁换向阀一与电磁换向阀二同水位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换向阀一与电磁换向阀二为三通式电磁换向阀。
优选的,所述鸭嘴板调节结构包括鸭嘴调节板,鸭嘴调节板设置在水藻收集仓上水藻进口处并与其活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继高,未经黄继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72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雨污管道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畜牧养殖用污水处理用的分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