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渣土车自动喷雾抑尘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56648.3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34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虎;赵宇;李贝贝;秦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王庆彬;谷成 |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渣土 自动 喷雾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渣土车自动喷雾抑尘系统涉及一种用于运输车辆除尘的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操作、精准喷雾、节水节能、高效抑尘的渣土车自动喷雾抑尘系统。本实用新型渣土车自动喷雾抑尘系统包括监测单元、供水单元和喷雾单元,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装料过程和卸料过程车箱的上下运动;供水单元包括水箱和水泵;喷雾单元包括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连接水泵,三通电磁阀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接装卸料扬尘喷雾子单元和运输扬尘喷雾子单元,装卸载扬尘喷雾子单元包括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上安装有喷头,喷头位于车箱内侧顶部挡板的前沿,运输扬尘喷雾子单元包括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沿车箱底部边缘布置,第二输水管上安装有喷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车辆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渣土车智能自动喷雾抑尘系统。
背景技术
土方开挖湿法作业是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提出的一项新要求,这个要求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过程:土方等物料运输、装载和卸载过程。湿法作业是一项减少扬尘污染的有效措施,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雾炮(车)或塔吊喷淋系统,这些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雾炮(车)无法准确覆盖各个土方开挖过程,且需要专人管理,存在设备投资、人力投资和水电投资大的缺点;(2)塔吊喷淋系统可覆盖各个土方开挖过程,但是给施工人员造成了一种潮湿泥泞的工作环境,而且设备投资、人力投资和水电投资更大,渣土消纳场等现场也无法安装塔吊喷淋系统。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国科研人员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提出了一些基于渣土车车载抑尘的渣土车喷雾系统专利,但是这些技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中国发明专利CN206315600U公开了工程运输车辆的一种抑尘装置,当运输过程产生扬尘时控制增压水泵工作并打开阀门,将水箱中水泵入喷淋装置后喷向地面实现喷雾,起到抑制运输扬尘的作用。该专利未解决渣土车在现场的装载和卸载扬尘。
中国发明专利CN209997372U公开了喷雾除尘系统及具有其的渣土车,喷雾除尘装置将水箱中的水雾化后向外喷出,对行驶中的渣土车进行喷雾除尘。该专利未解决渣土车在现场的装载和卸载扬尘。
中国发明专利CN110681510A公开了一种渣土车顶盖喷雾系统及其方法,喷雾装置随着自控篷布装置闭合运动而同步喷雾以防止扬尘,喷雾系统工作后,与物料形成一种混合固体膜,防飞尘效果显著。渣土车已经安装了篷布装置,喷雾系统的作用就变得可有可无,且安装在篷布装置内部的喷雾装置很容易触碰到物料损坏,该专利也未解决渣土车在现场的运输、装载和卸载扬尘。
综上,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同时防治渣土车在现场运输、装载、卸载扬尘的渣土车智能自动喷雾抑尘系统,实现自动操作、精准喷雾、节水节能、高效抑尘,完成渣土车扬尘防治技术的革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操作、精准喷雾、节水节能、高效抑尘的渣土车自动喷雾抑尘系统。
本实用新型渣土车自动喷雾抑尘系统,包括监测单元、供水单元和喷雾单元,监测单元用于监测装料过程和卸料过程车箱的上下运动;供水单元包括水箱和水泵;喷雾单元包括三通电磁阀,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连接水泵的出水口,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口连接装卸料扬尘喷雾子单元,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口连接运输扬尘喷雾子单元,装卸载扬尘喷雾子单元包括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上安装有多个装载抑尘喷头,装载抑尘喷头位于车箱内侧顶部挡板的前沿,运输扬尘喷雾子单元包括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沿车箱底部边缘布置,位于车箱前半部两侧的第二输水管上安装有多个运输抑尘喷头。
本实用新型渣土车自动喷雾抑尘系统,其中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能够接收监测单元的信号,并且控制供水单元中水泵和喷雾单元中喷头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渣土车自动喷雾抑尘系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车机主体、人机交互控制界面和数据传输子单元,车机主体与监测单元连接,数据传输子单元用于向渣土车管理平台传输信息。
本实用新型渣土车自动喷雾抑尘系统,其中所述监测单元为光学感应探头,探头安装在车辆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未经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6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轮滑鞋
- 下一篇:并联充电及串联放电之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