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主体结构无损加固的定型卡箍节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53111.1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32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李青伟;刘雷雷;谢阳阳;任慧超;杨迪;谢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张凤姣 |
| 地址: | 450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主体 结构 无损 加固 定型 节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主体结构无损加固的定型卡箍节点装置,其特征在于:H型斜撑钢梁斜向放置在横向的梁板和竖向的框架柱组成的方格中,梁板和框架柱相交成节点,两个定型卡箍分别顶抵在方格的两个对角节点处,定型卡箍包括两个焊接的钢板作为两个卡箍垫板,卡箍垫板的外侧面焊接两片卡板,两个卡板夹住梁板或夹住框架柱,在卡板的外侧面与卡箍垫板的外侧面之间焊接有三角劲板,三角劲板的两个侧边分别焊接在卡板的外侧面与卡箍垫板的外侧面上;H型斜撑钢梁的两端的端部焊接在对应的定型卡箍的卡箍垫板上。本实用新型不损坏主体结构又对主体结构起到加固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主体结构无损加固的定型卡箍节点装置。
背景技术
鉴于目前房建市场高层建筑发展越来越趋向于深基础、大开挖施工,尤其是在市中心,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变形允许值较小,扬尘治理形势下再加上工期紧张,质量要求高,往往由于以上因素导致深基坑肥槽回填提前进行,这对主体结构设计的强度以及刚度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而且由于深基坑回填所导致的地下主体结构局部受损、坍塌的事故也有不少案例,针对深基坑回填,对主体结构无损加固成为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主体结构无损加固的定型卡箍节点装置,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在深基坑条件下主体结构未全部完成,肥槽需提前回填时对主体结构采用无损加固,既不损坏主体结构又对主体结构起到加固作用。
一种用于主体结构无损加固的定型卡箍节点装置,H型斜撑钢梁斜向放置在横向的梁板和竖向的框架柱组成的方格中,梁板和框架柱相交成节点,两个定型卡箍分别顶抵在方格的两个对角节点处,定型卡箍包括两个焊接的钢板作为两个卡箍垫板,卡箍垫板的外侧面焊接两片卡板,两个卡板夹住梁板或夹住框架柱,在卡板的外侧面与卡箍垫板的外侧面之间焊接有三角劲板,三角劲板的两个侧边分别焊接在卡板的外侧面与卡箍垫板的外侧面上;H型斜撑钢梁的两端的端部焊接在对应的定型卡箍的卡箍垫板上。
卡箍垫板与梁板表面之间的缝隙填塞有楔形钢板,楔形钢板的平直面贴合梁板的混凝土面层,斜面贴合卡箍垫板;卡箍垫板与框架柱表面之间的缝隙填塞有楔形钢板,楔形钢板保证平直面贴合框架柱的混凝土面层,斜面贴合卡箍垫板。
定型卡箍的两个卡箍垫板相互垂直并焊接成直角状,H型斜撑钢梁的两端的端部均呈两个相互垂直的端面,每个端部的两个端面分别焊接在对应的卡箍垫板上。
两个卡板与卡箍垫板垂直。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深基坑条件下主体结构未全部完成,肥槽需提前回填时对主体结构采用无损加固,尤其针对基坑深度大、变形允许小、基坑侧壁土体强度较弱的基础工程,通过加强主体结构,保证基坑肥槽回填时的安全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对主体结构损害小,相较于其他加固方法,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对主体结构尤其是有防水要求功能间产生损害。
3.本实用新型对主体结构与H型斜撑钢梁连接节点优化,通过使钢梁与主体结构节点连接处受力均匀,保证H型斜撑钢梁的轴向受力,从而使得整个加固体系受力的合理,满足加固的安全要求。
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通过提前根据连接节点梁柱尺寸,安装前焊接出定型卡箍,在斜撑加固施工时能极大地节约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H型斜撑钢梁与主体结构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H型斜撑钢梁的一个端部与定型卡箍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H型斜撑钢梁的一个端部、定型卡箍、混凝土柱结合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3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