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瘘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2694.6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2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剑;贺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7/02;A61N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郑勤振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装置 | ||
一种内瘘护理装置,包括均设置成中空柱体的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向内突出形成压覆块,所述内壳包覆于外壳的内部,并通过压覆块压紧内壳的两端,从而使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发热腔,所述发热腔内放置有至少一个发热件,所述内壳的内表面或/和外表面涂覆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所述内壳的内表面活动设置有一对可夹持手臂的弧形浮动支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贯通至浮动支板内侧的多功能孔。本实用新型发热件对远红外辐射涂层的激发,使远红外辐射涂层向腕部辐射远红外线,能够对病患在造瘘的腕部进行保护及远红外辐射的护理,提高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性,有助于病患腕部的组织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护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瘘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健康通畅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透析患者得以有效透析、长期生存的基本条件。血液透析的患者在每次治疗时,需要在造瘘部位,一般是腕部,使用针管介入。长期且反复的在腕部的针管介入会使腕部被留下许多需要长时间恢复的针孔。同时,造瘘部位临近的组织恢复能力较健康组织较慢。现有的内瘘护理主要以对造瘘部位进行保护及保温为主,对上述问题未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瘘护理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瘘护理装置,包括均设置成中空柱体的内壳和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外壳的两端向内突出形成压覆块,所述内壳包覆于外壳的内部,并通过压覆块压紧内壳的两端,从而使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发热腔,所述发热腔内放置有至少一个发热件,所述内壳的内表面或外表面或两面涂覆有远红外辐射涂层,所述内壳的内表面活动设置有一对可夹持手臂的弧形浮动支板,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贯通至浮动支板内侧的多功能孔。
进一步地,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通过相互吸引的磁性连接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壳的两端短于外壳的两端,所述浮动支板的两端延伸至外壳的端部,浮动支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套设有弹簧的支撑轴,所述压覆块上设置有可用于支撑轴移动的通孔,所述弹簧的初始位置使得支撑轴处于通孔内。
进一步地,下部的所述浮动支板上的支撑轴延伸至外壳外,其在外壳外的端部连接有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支板的内表面铺设有棉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穿孔上设置有导管护套。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为暖贴。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件为有源发热件,所述有源发热件与外部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发热件为发热带,所述发热带朝向外壳的一面缝制有石棉布,朝向内壳的一面设置有多块PTC发热片。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发热件对远红外辐射涂层的激发,使远红外辐射涂层向腕部辐射远红外线,能够对病患在造瘘的腕部进行保护及远红外辐射的护理,提高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性,有助于病患腕部的组织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带多功能孔的整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热带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上外壳,12下外壳,13磁性连接器,14通孔,15多功能孔,16发热腔,17压覆块,2内壳,3浮动支板,31支撑轴,32弹簧,4暖贴,5发热带,51PTC发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2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