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囊内窥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52286.0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05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席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杨友枚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内窥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设为透明;内核组件,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成像系统和信号收发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包括镜头,所述镜头设于所述内核组件的一端,所述信号收发系统包括天线,所述天线设于所述内核组件远离所述镜头的另一端;所述天线设于第二壳体一侧的端部,所述镜头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端部。通过对外壳进行更换,可实现对内核组件的重复利用,能够避免大量精密仪器的浪费并可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
背景技术
为探测患者身体内部的组织病变,早期最为常见的方式是采用诸如胃镜、肠镜等插入式内镜仪器进行测量。由于插入式内镜仪器工作时其拍摄组件需要通过咽喉或直肠等部位强制性到达患者体内,因此导致这种仪器的使用体验非常差,使得很多耐受性差、年老体弱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对其望而却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小型化的胶囊内窥镜,由于胶囊内窥镜体积很小,因此通过口服的方式即可进入患者体内。当胶囊内窥镜进入患者体内后,消化道的蠕动使胶囊内窥镜在消化道内运动,运动的同时胶囊内窥镜中的成像系统采集图像并通过信号收发系统将图像传输至患者体外的图像显示设备,供医务人员实时了解患者消化道中的情况。
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胶囊内窥镜都是一次性使用的,这样不但成本高也会造成大量精密仪器的浪费,并导致电子元器件、电池、塑料外壳等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对外壳进行更换,对内核组件实现重复利用,能够避免大量精密仪器的浪费并可节约成本的胶囊内窥镜。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胶囊内窥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设为透明;内核组件,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包括成像系统和信号收发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包括镜头,所述镜头设于所述内核组件的一端,所述信号收发系统包括天线,所述天线设于所述内核组件远离所述镜头的另一端;所述天线设于第二壳体一侧的端部,所述镜头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一侧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均设为弧形,所述第一壳体远离弧形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壳体远离弧形的另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相配合,所述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弧形连接的端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内核组件包括包括上壳、下壳和天线罩,下壳的两端分别与上壳和天线罩连接,所述天线位于天线罩内,所述镜头位于上壳内;所述上壳的顶端设有挡块,所述挡块沿着所述上壳呈圆周间隔分布,所述挡块向所述上壳的中心延伸;所述上壳的底端设有第一凹台,天线罩的顶端设有第二凹台,所述第一凹台和第二凹台均分别与下壳的内腔配合。
优选的,所述天线罩远离第二凹台的一端外表面设为圆弧面,所述天线罩的圆弧面与第二壳体的底部的圆弧面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成像系统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镜头座,所述镜头座粘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镜头座的顶端设有螺纹孔,所述镜头的一端与螺纹孔配合。
优选的,所述镜头座和所述镜头之间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孔,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设有斜孔,所述斜孔由上至下逐渐向内倾斜,且所述斜孔的小径与第一孔连通;所述镜头插入所述斜孔和第一孔内,所述镜头远离螺纹的另一端与所述斜孔和第一孔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2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