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压互感器线圈一次绕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2264.4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15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叶肖俊;叶飞;姜小明;王发敏;周太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川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32;H01F38/2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张解翠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互感器 线圈 一次 绕组 |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低压电器线圈制作技术领域,提供了电压互感器线圈一次绕组,通过在绝缘骨架上由内向外依次绕卷多层线圈,多层线圈由内至外分别为多层密绕线圈和两层首末匝疏绕线圈,线圈和绝缘骨架之间、相邻的线圈之间以及线圈外侧均设置有一层层间绝缘纸,本实用新型的电压互感器线圈一次绕组可以使一次线圈层间绝缘和匝间绝缘提高,抗过电压能力提高:层间爬电距离增加,改善层间绝缘,使一次线圈进出线端部分线匝线间距增加,改善匝间绝缘,从而达到一次线圈提高抗过电压能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线圈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压互感器线圈一次绕组。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发电方式相比,新能源发电具有特殊性,其随机性、波动性与不确定性明显,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频繁的投切合相;而且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限制,新能源发电存在较大的谐波影响。以上诸多因素,对并网环节中用于监控电压水平的电压互感器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对其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传统工艺的电压互感器越来越无法适应新能源发电的使用情境。
目前,在互感器行业,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制作普遍采用的一次绕组绕制方法为一根导线一次性绕制完成,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生产经验,随着先进机器设备的不断发展,线圈绕制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日趋完善,相比较成熟的一根导线一次性绕制完成仍有其技术工艺不完善之处,即一次线圈在经受电网的过电压冲击(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时,绕组进出线端的部分线匝承受了过高的电压,对绕组本身和产品的绝缘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急需一种更完善更先进的一次线圈绕制工艺,进一步提升互感器的设计制造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压互感器线圈一次绕组,旨在解决现有电压互感器一次线圈经受过电压冲击烧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压互感器线圈一次绕组,包括绝缘骨架;
所述绝缘骨架上由内向外依次绕卷有多层线圈,所述多层线圈由内至外分别为多层密绕线圈和两层首末匝疏绕线圈,所述线圈和所述绝缘骨架之间、相邻的所述线圈之间以及所述线圈外侧均设置有一层层间绝缘纸。
优选的,所述层间绝缘纸与所述线圈之间通过双面胶带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层线圈绕制一周为一匝;
所述密绕线圈的匝间距为0.06mm;
所述首末匝疏绕线圈的匝间距为5mm。
优选的,所述首末匝疏绕线圈与所述密绕线圈之间使用隔板作为支撑,保证绕线均匀。
优选的,所述多层线圈的两侧边沿分别与到绝缘骨架上下边之间具有5mm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压互感器线圈一次绕组,通过在绝缘骨架上由内向外依次绕卷多层线圈,多层线圈由内至外分别为多层密绕线圈和两层首末匝疏绕线圈,线圈和绝缘骨架之间、相邻的线圈之间以及线圈外侧均设置有一层层间绝缘纸,本实用新型使一次线圈层间绝缘和匝间绝缘提高,抗过电压能力提高:层间爬电距离增加,改善层间绝缘,使一次线圈进出线端部分线匝线间距增加,改善匝间绝缘,从而达到一次线圈提高抗过电压能力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压互感器线圈一次绕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骨架、2-绝缘纸、3-中间密绕线圈、4-首末匝疏绕线圈、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电压互感器线圈一次绕组,包括绝缘骨架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川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川丰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22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带腰托靠背床垫
- 下一篇:一种血管外科用采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