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床病人防下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1605.6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49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干;廖招娣;於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05 | 分类号: | A61G7/005;A61G7/05 |
代理公司: | 无锡派尔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0 | 代理人: | 杨立秋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床 人防 下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床病人防下滑装置,涉及神经外科病床领域,一种卧床病人防下滑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上方套接有棉布垫,所述棉布垫的中间内部设置有隆起结构,所述隆起结构包括气囊、内陷层和电动充气筒,两个所述气囊均放置在棉布垫的内部中间,所述内陷层固定安装在棉布垫的内部中间,所述内陷层位于两个气囊的内侧,所述电动充气筒固定安装在床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隆起结构将棉布垫支起为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的形状,在患者的屁股处于凹陷处时,患者卧床不易下滑,两侧的凸起和患者的臀部两侧抵在一起,对臀部两侧进行支撑,进一步使得患者不易下滑,解决了现有的病床存在的床头抬高后不能防止卧床患者身体下滑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病床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床病人防下滑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患者由于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手术后,病情严重,常有患者出现神志昏迷、肌力减弱,以至于长期卧床,无法自主活动,需他人辅助翻身活动,防止压疮的发生,此类患者需要床头抬高15-30°,以促进脑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且此类患者常常鼻饲流质饮食,由肠内营养泵输注,由实施肠内营养而导致病人误吸的发生率可达17%-30%,误吸可使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增12倍,而半坐卧床头抬高 30-45°,能有效预防反流误吸的发生,因此,神经外科的患者体位管理非常重要;在临床实践中,患者翻身后,会因滑动而出现身体下滑,难以保持有效体位,因此,现有的病床存在床头抬高后不能防止卧床患者身体下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床病人防下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病床存在的床头抬高后不能防止卧床患者身体下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床病人防下滑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上方套接有棉布垫,所述棉布垫的中间内部设置有隆起结构。
优选的,所述隆起结构包括气囊、内陷层和电动充气筒,两个所述气囊均放置在棉布垫的内部中间,所述内陷层固定安装在棉布垫的内部中间,所述内陷层位于两个气囊的内侧,所述电动充气筒固定安装在床体的底部,两个所述气囊通过管道和电动充气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棉布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链,所述拉链位于气囊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棉布垫靠近床体床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钩在床体的床板的反面。
优选的,所述棉布垫位于病人肩部、腰部及脚部位置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管道为Y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隆起结构将棉布垫支起为两侧凸起,中间凹陷的形状,在患者的屁股处于凹陷处时,患者卧床不易下滑,且通过两侧的凸起和患者的臀部两侧抵在一起,对臀部两侧进行支撑,进一步使得患者不易下滑,两侧的凸起的膨胀程度能够进行调节,能满足患者体位改变的需要,使得患者卧床姿势舒适,棉布垫内部的中间凹陷处为棉布层,使得患者会胯部舒适,解决了现有的病床存在的床头抬高后不能防止卧床患者身体下滑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2、棉布垫;3、隆起结构;31、气囊;32、内陷层;33、电动充气筒;4、管道;5、拉链;6、挂钩;7、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1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率锌原理反应罐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双面式窗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