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检测汽车火花塞性能的简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0968.8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85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马胜强;冯旭东;郝江;邓德利;吴磊;罗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地址: | 727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检测 汽车 火花塞 性能 简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汽车火花塞性能的简易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第一检测柱一端与壳体外壁连接,第一检测柱另一端为圆柱状,第二检测柱一端与壳体外壁连接,第二检测柱另一端设置有圆环,圆环的内壁设置有螺纹。火花塞底端的外壳侧电极上有螺纹,通过旋转安装在圆环内,使得中心电极接线螺母与第一检测柱接触,火花塞的外壳侧电极与第二检测柱连接通电,通过观察火花塞的火花强弱可以直观简单、准确的鉴别火花塞的工况,检测火花的效率高,装置携带也很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汽车火花塞性能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厂家大多要求在6万公里左右进行火花塞的更换,但是很多车辆的火花塞在更换时工况还处于正常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更换火花塞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另外当汽车的发动机工况不良时,需要对火花塞进行工况检测,现有的检测方法比如观察外表以及测量电极间隙并不能准确反映火花塞的工况,跳火法等一些其他办法检测过程比较繁琐,工作效率较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携带方便,检测效率高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携带不方便、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汽车火花塞性能的简易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所述第一检测柱一端与所述壳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柱另一端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检测柱一端与所述壳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柱另一端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分别设置有电源、脉冲发生器、驱动电路、升压器,所述电源与所述脉冲发生器电性连接,所述脉冲发生器与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升压器电性连接,所述升压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柱和所述第二检测柱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所述工作指示灯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外壁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靠近开口的一侧上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通风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柱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滑槽底壁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滑柱一端连接,滑柱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滑槽之外,并设置有弧形卡槽,所述滑柱能在所述滑槽内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汽车火花塞性能的简易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检测柱和第二检测柱,所述第一检测柱一端与所述壳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一检测柱另一端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检测柱一端与所述壳体外壁连接,所述第二检测柱另一端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设置有螺纹。火花塞底端的外壳侧电极上有螺纹,通过旋转安装在圆环内,使得中心电极接线螺母与第一检测柱接触,火花塞的外壳侧电极与第二检测柱连接通电,通过观察火花塞的火花强弱可以直观简单、准确的鉴别火花塞的工况,检测火花的效率高,装置携带也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川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铜川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0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用打卡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珠宝鉴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