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既有建筑改造工地关键结构变形分布式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50454.2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2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昕;温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既有 建筑 改造 工地 关键 结构 变形 分布式 监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有建筑改造工地关键结构变形分布式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单元,所述的监控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电阻回路和分布式监控模块,所述的监控单元设置多个,分别横向或纵向设置于被测结构表面,形成网格定位网络,该系统还包括3D扫描单元,所述的3D扫描单元分别与每个监控单元中的分布式监控模块连接,用于对变形部位进行实际场地监控校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且施工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结构变形分布式监控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改造工地关键结构变形分布式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在解决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地铁乘客客流量大,停止运行将严重影响人们出行,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要在既有结构不停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工程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不仅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对正常运作的功能部件不能产生技术上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需要保证包括施工人员和出行人员的人生安全。如果在改造工程中出现关键结构的变形异常,则将对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和应急措施等造成阻碍和威胁。因此,需要实时监控关键结构位置信息,为既有建筑改造提供必要的施工安全依据。
由于改造工程结构体量巨大,监控线路和控制设备尺度随之增大、元件用量随之增多,对既有建筑改造中关键结构变形定位监控系统的成本控制提出了很大挑战。此外,现有结构变位监控系统采用的附着式元件和设备,主要针对直接建设的结构变形,在含有既有建筑结构改造的监控系统需要更加动态化的监控方式,以保证在上下人员高峰期时的结构安全,避免改造结构和既有结构发生大变形以及瞬时冲击破坏,同时该设计需要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该部分的监控电路和元件本身不随结构变形二破坏失效,导致监控系统瘫痪、功能丧失。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全面针对既有建筑改造中关键结构变形分布式监控系统,能够短时间内响应并且具有更广分布式,当改造工地关键结构等出现较大且危险变形的情况下对变形位置、区域进行有效准确的监测并报警,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靠性高且施工方便的既有建筑改造工地关键结构变形分布式监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既有建筑改造工地关键结构变形分布式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单元,所述的监控单元包括相互连接的电阻回路和分布式监控模块,所述的监控单元设置多个,分别横向或纵向设置于被测结构表面,形成网格定位网络,该系统还包括3D扫描单元,所述的3D扫描单元分别与每个监控单元中的分布式监控模块连接,用于对变形部位进行实际场地监控校核。
进一步地,所述的3D扫描单元包括3D影像获取模块、识别模块、处理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的3D影像获取模块与分布式监控模块连接,用于在分布式监控模块监控到变形发生时,获取目标位置的3D影像,所述的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拍摄目标,所述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拍摄目标对应的目标信息,并在3D影像中获取拍摄目标的目标影像,所述的发送模块用于将目标影像发送至目标信息指定的终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3D影像获取模块为一体化球机摄像机,安装于5m高的立杆上,所述的识别模块和处理模块包括视频录像机、流媒体服务器、视频网络存储器、交换机和视频综合平台,所述的发送模块包括4G路由器和无线网桥,基于IPSec的虚拟专网发送目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的分布式监控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处理电路和报警器,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分别接入电阻回路连接,所述的处理电路分别与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报警器以及3D扫描单元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处理电路为单片机,所述的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阻回路包括电源、电阻和导线,所述的电阻设置多个,依次间隔设定距离固定于被测结构表面,且多个电阻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源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申通地铁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504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集成电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井泵维修用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