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式吸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9688.5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61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锁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纪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葛军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式吸泥机 | ||
桥式吸泥机。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桥式吸泥机。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吸泥可靠,提高工作可靠性的桥式吸泥机。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工作桥,所述工作桥的两端分别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行走轮;所述池体的中间设有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和池体的两端内壁分别形成锥形槽,所述工作桥上设有一对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一一对应设在锥形槽内;所述吸泥管的管口可拆卸设有罩体,所述罩体内设有若干平行的立杆。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吸泥管的管口设置了罩体,罩体内设有立杆,在吸泥时,便于将污泥分散进行吸取,提高了吸泥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桥式吸泥机。
背景技术
吸泥机用于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平流沉淀池,将沉降在池底上的污泥刮到泵吸泥口,通过泵吸,边行车边吸泥,然后将污泥排出池外。其结构简单重量轻,由于采用桁架结构,比传统结构重量大大减轻;而且维护简单方便,运行费用低,使用广泛。然而,吸泥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堵塞现象,造成排泥不畅,降低了工作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吸泥可靠,提高工作可靠性的桥式吸泥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工作桥,所述工作桥的两端分别设有通过电机驱动的行走轮;
所述池体的中间设有分隔体,所述分隔体和池体的两端内壁分别形成锥形槽,
所述工作桥上设有一对吸泥管,所述吸泥管一一对应设在锥形槽内;
所述吸泥管的管口可拆卸设有罩体,所述罩体内设有若干平行的立杆。
所述吸泥管的管口设有内螺纹,所述罩体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罩体通过螺纹连接在吸泥管的管口内。
所述吸泥管的两侧分别设有曝气管。
所述池体的内壁和分隔体之间还设有挡板,所述吸泥管位于挡板和分隔体之间,
所述工作桥的两端分别悬吊设有撇渣板,所述撇渣板位于池体的内壁和挡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通过在池体内设置分隔体,便于将池体进行分隔;同时,分隔后的池体内形成两个锥形槽,便于污泥分散沉积;再通过一对吸泥管分别动作,进行吸泥动作;吸泥管可通过连接吸泥泵进行动作;
由于在吸泥管的管口设置了罩体,罩体内设有立杆,在吸泥时,便于将污泥分散进行吸取,提高了吸泥效率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吸泥管和罩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池体,2是工作桥,3是电机,4是行走轮,5是分隔体,6是锥形槽,7是吸泥管,8是罩体,9是立杆,10是曝气管,11是挡板,12是撇渣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工作桥2,所述工作桥的两端分别设有通过电机3驱动的行走轮4;
所述池体的中间设有分隔体5,所述分隔体和池体的两端内壁分别形成锥形槽6,
所述工作桥上设有一对吸泥管7,所述吸泥管一一对应设在锥形槽内;
所述吸泥管的管口可拆卸设有罩体8,所述罩体内设有若干平行的立杆9。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通过在池体内设置分隔体,便于将池体进行分隔;同时,分隔后的池体内形成两个锥形槽,便于污泥分散沉积;再通过一对吸泥管分别动作,进行吸泥动作;吸泥管可通过连接吸泥泵进行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纪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纪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96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助宫颈细胞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香调推荐设备及香水推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