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发光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49526.1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97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悠越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52 | 分类号: | H01L33/52;H01L25/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智慧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19 | 代理人: | 周波琴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光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发光体,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第一封装体,位于所述发光体的外侧,其用于构成包含所述发光体的封闭结构;控制芯片,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发光体电连接;第二封装体,位于所述第一封装体和所述控制芯片的外侧,其用于构成包含所述第一封装体以及所述控制芯片的封闭结构。本实用新型中,将发光体封装在第一封装体中进行独立封装后再与控制芯片封装,保证了发光体的稳定性,同时发光体与控制芯片整合为一体,产品使用功能更稳定、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发光结构。
背景技术
发光体是指能够发出一定波长范围的电磁波(包括可见光与紫外线、红外线和X射线等不可见光)的物体,如LED等。
现有技术中,发光体通常与控制芯片配合使用,封装时一起封装,对芯片封装要求比较高,且与控制芯片封装在一起,对发光体可靠性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独立封装的发光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
基板;
发光体,安装在所述基板上;
第一封装体,位于所述发光体的外侧,其用于构成包含所述发光体的封闭结构;
控制芯片,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发光体电连接;
第二封装体,位于所述第一封装体和所述控制芯片的外侧,其用于构成包含所述第一封装体以及所述控制芯片的封闭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体设有晶片,所述第一封装体与设置在底部的晶片构成封闭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封装体与设置在底部的部分所述基板构成封闭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为PCB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将发光体封装在第一封装体中进行独立封装后再与控制芯片封装,保证了发光体的稳定性,同时发光体与控制芯片整合为一体,产品使用功能更稳定、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基板;4-发光体;402-晶片;6-第一封装体;7-控制芯片;8- 第二封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一种新型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2;
发光体4,安装在所述基板2上;
第一封装体6,位于所述发光体4的外侧,其用于构成包含所述发光体 4的封闭结构;
控制芯片7,安装在所述基板2上,所述控制芯片7与所述发光体4电连接;
第二封装体8,位于所述第一封装体6和所述控制芯片7的外侧,其用于构成包含所述第一封装体6以及所述控制芯片7的封闭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体4为发光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体4设有晶片402,所述第一封装体6与设置在底部的晶片402构成封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悠越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悠越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9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箱箱盖的取盖加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服装加工用开扣眼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