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移动车路协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8458.7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23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文;蒋永超;王赫;佘园园;尹瑞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1S13/86;G01S17/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移动 协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车路协同装置,包括底部箱体、升降杆件、顶部箱体、摄像头,所述底部箱体内部安装有电脑主机,所述电脑主机上端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底部箱体外部上端设置有显示器,所述底部箱体前侧设置有扶手,所述底部箱体下端安装有四个万向轮,所述显示器后侧设置有所述升降杆件,所述升降杆件上端连接有所述顶部箱体。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设计、机身灵活,带有可移动自锁轮,便于布防和移动,顶部箱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内部集成感知模块供电、交换机等设备,美观便于设备安装,摄像机和毫米波雷达组合设计,左右同步旋转,俯仰可自调节锁定,激光雷达角度可调整,适应不同的场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路协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车路协同装置。
背景技术
车路协同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目前的系统都是采用固定安装的形式,不能随意移动,从而不能灵活应对,造成了协同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携式移动车路协同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便携式移动车路协同装置,包括底部箱体、升降杆件、顶部箱体、摄像头,所述底部箱体内部安装有电脑主机,所述电脑主机上端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底部箱体外部上端设置有显示器,所述底部箱体前侧设置有扶手,所述底部箱体下端安装有四个万向轮,所述显示器后侧设置有所述升降杆件,所述升降杆件上端连接有所述顶部箱体,所述顶部箱体上端安装有两个所述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之间设置有激光雷达,所述顶部箱体两侧下端安装有毫米波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一侧设置有RSU设备。
优选的:所述升降电机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部箱体和所述升降杆件,所述升降杆件由多根伸缩杆套接而成。
如此设置,所述升降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杆件从而对所述顶部箱体进行升降。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所述激光雷达、所述毫米波雷达、所述RSU设备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顶部箱体,所述顶部箱体内部设置有用于通讯的主机。
如此设置,通过螺栓连接保证了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扶手、所述万向轮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部箱体,所述显示器通过合页和卡扣连接所述底部箱体。
如此设置,利用所述万向轮方便移动,利用所述显示器便于控制和观察。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下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倾斜角度和旋转角度的底座。
如此设置,利用底座方便调节角度和倾斜角,从而能够更好的和所述激光雷达进行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一体化设计、机身灵活,带有可移动自锁轮,便于布防和移动;
2、顶部箱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内部集成感知模块供电、交换机等设备,美观便于设备安装;
3、摄像机和毫米波雷达组合设计,左右同步旋转,俯仰可自调节锁定,激光雷达角度可调整,适应不同的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8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定格动画的箱型拍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老人智能辅助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