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5G通信基站用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47837.4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81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霍国五;井玉兴;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1/02 | 分类号: | H04Q1/02;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郭卫芹 |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基站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5G通信基站用散热装置,属于通信基站散热技术领域领域,该通5G通信基站用散热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冷却组件及通风组件,固定杆的与基站本体固定连接,第一壳体与基站本体套接,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制冷板,半导体制冷片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一侧,半导体制冷片一侧与散热板固定连接,散热板一侧安装有散热风扇,第一通风管与出风口连通,第一通风管与第二通风管连通,第二通风管的侧壁与散热片固定连接,第二通风管上开设有通风孔,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第二壳体及半导体散热片对空气进行冷却后通过第一通风管及第二通风管输送进第一壳体内进行对基站本体的散热,通过壳体保持温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基站散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5G通信基站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 网络如何部署。在技术标准中,5G的频段远高于2G、3G和4G网络, 5G网络现阶段主要工作在3000-5000频段。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所以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5G基站由分布单元、集中单元以及有源天线单元构成。
现有的5G基站的有源天线单元将射频单元集成到天线上,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户外楼顶等处,但5G基站的有源天线单元一般通过自然冷却进行散热或者风扇进行冷却,在遇到持续高温时,自然冷却无法进行降温,而传统使用风扇进行冷却时,由于经过暴晒,5G基站表面温度较高,直接风扇进行冷却效果较差,且需要时间较长,容易导致5G基站寿命缩短,且不能够方便的使5G基站正常的进行信号的传输。
如何发明一种5G通信基站用散热装置来改善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5G通信基站用散热装置,旨在改善现有5G通信基站散热装置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5G通信基站用散热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冷却组件及通风组件。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基站本体,第一壳体及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与所述基站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基站本体套接,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孔,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出风孔。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制冷板、半导体制冷片、散热板、散热风扇、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制冷板,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一侧,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第二壳体连通,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侧与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一侧安装有所述散热风扇。
所述通风组件包括第一通风管、风机、第二通风管及散热片,所述第一通风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顶部开设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通风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顶部开设的进风孔连通,所述第一通风管上连通有所述风机,所述第二通风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二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顶部开设的进风孔连通,且所述第二通风管的侧壁与所述散热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风管上开设有通风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制冷板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所述制冷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三组所述制冷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套杆固定连接,所述套杆套接于所述支撑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及套杆均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及顶部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两组所述套杆,且两组所述套杆均套接于所述支撑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三组所述制冷板上均匀的开设有散热孔,且三组所述制冷板均匀开设的散热孔之间呈错位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7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清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石膏板加工输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