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堰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7802.0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40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邓光文;强军;王昀;周文;钱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5/04;E02D5/2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钢板 围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堰,组合式钢板桩围堰包括钢板桩和钢管桩,钢板桩和钢管桩之间锁扣配合相连,第一钢管桩上安装有钢围檩,钢围檩内设置有支撑机构,且钢围檩上安装有可升降式抽水系统,第一钢管桩和第二钢管桩的端部均设置有弧拖可拆式内撑架加固结构,本实用新型钢管桩端部带弧拖可拆式内撑架加固结构,通过内撑架制动装置控制可收缩式内撑架臂及可拆卸式钢管桩弧托,可拆卸式钢管桩弧托对钢管桩的保护性和包裹性较好,有效保证了钢管桩端部加固施工质量,有效保证钢围檩支撑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堰。
背景技术
钢板桩围堰是一种典型的柔性支护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可以发生较大的变形。对于围堰这种特殊的基坑工程,其位于水中,支护结构的较大变形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而采用柔性支护结构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形更大地发挥其材料的强度,有效地节约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有的深水基础围堰在施工时,受地质、水流、深度等的影响较大,施工环境的复杂导致围堰的施工难度急剧增加,施工技术要求更高。针对钢板桩围堰施工普遍存在的施工工艺复杂性、安全性不高、钢护筒/钢板桩插打精度不高、过程可控性差、施工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工效及钢护筒/钢板桩插打精度和可控性,采用组合式钢板桩围堰及施工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较有效的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堰,具备自动化程度高,钢护筒插打精度和施工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现在市面上的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复杂性、安全性不高、钢护筒/钢板桩插打精度不高、过程可控性差、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可以定量添加水泥和沙石和自动加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钢板桩围堰,包括钢板桩(1)和钢管桩,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管桩包括第一钢管桩(2)和第二钢管桩(3),所述第一钢管桩(2)和第二钢管桩(3)均包括圆形钢管(5)和对称开设在圆形钢管(5)上部的两个吊装孔(9),所述圆形钢管(5)的外壁上焊接有两个工字钢(6),工字钢(6)上部焊接钢管桩锁扣(8),所述钢板桩(1)包括钢板桩顶板(43)以及连接于钢板桩顶板(43)两侧的钢板桩翼缘板(44),所述钢板桩翼缘板(44)上部设置有钢板桩吊装孔(10),且外部连接有钢板桩锁扣(4),所述钢板桩(1)和钢管桩之间通过钢管桩锁扣(8)和钢板桩锁扣(4)配合相连,所述第一钢管桩(2)上隔段固定安装有三角托架(23),所述三角托架(23)上安装钢围檩(25),所述钢围檩(25)围成矩形,且矩形的四边中部均安装有可升降式抽水系统(47)。
所述工字钢(6)两侧对称焊接加强筋(7),矩形内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第一钢管桩(2)的圆形钢管(5)外壁上,两个工字钢(6)呈180度分布,第二钢管桩(3)的圆形钢管(5)外壁上,两个工字钢(6)呈90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管桩的圆形钢管外壁上,两个工字钢呈度分布,第二钢管桩的圆形钢管外壁上,两个工字钢呈度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加劲肋、钢围檩加强连接板、横撑、斜撑、短撑、斜撑加强连接板、短撑加强连接板、螺栓、活络头和横撑加强连接板,所述钢围檩的对接处均通过螺栓加设有钢围檩加强连接板,钢围檩所围成的矩形四角处,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加劲肋和斜撑,横向的钢围檩上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横撑,两个横撑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两个短撑,两个横撑分别与横向的钢围檩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两个斜撑,每个斜撑的中部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活络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7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