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45940.5 | 申请日: | 2021-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0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前名;肖宇松;王旋;韩小敏;邹向农;马行川;熊涛;龙俊贤;陈银伟;闫龙;范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12;E01D19/00;E01D21/08;E01D101/26;E01D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瑛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不对称 转体 桥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包括桥面、上部钢桁架及下部混凝土梁;下部混凝土梁包括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主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长度为边跨混凝土梁的两倍以上,主跨混凝土梁的高度小于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下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两端设有主跨边墩和边跨边墩,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连接处下方设置转体墩。该实用新型采用上部钢桁架作为主受力结构,充分发挥钢结构轻质、高强的特性,同时下部混凝土梁及桥面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用于承受桥梁轴向压力,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点,而且通过调整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及厚度,满足在转体阶段主跨与边跨自重相对转体墩的力矩平衡,从而实现不对称平衡转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设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主要用于公路、市政道路跨越铁路及其他构筑物,采用平面转体方式进行施工。
背景技术
“平面转体法”因其对跨越建筑物的影响时间较短、方便快捷,是目前新建公路、市政道路桥梁跨越铁路及高等级公路时首选的施工方式。而由于转体球铰不能抵抗两侧梁体自重不同所产生的不平衡弯矩,故一般均采用左右跨度对称、相等的T型刚构或斜拉桥,以实现平衡转体。
然而,对称转体也有较大的局限性:(1)在既有路(桥)扩宽时,需要将边跨和主跨做一样长,而转体前新建桥需垂直于既有桥预制,从而导致新建桥距离既有桥较远,征地面积较大,且道路平面线形条件不理想;(2)新建桥梁一侧较近范围内有建筑物时,转体前为了满足梁体的预制(浇筑)条件,需要对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拆除。而当建筑物难以拆除时,对称转体就没有实施的条件。
若能采用某种桥梁形式,其结构不对称,即主跨长度较大,边跨长度较小,但可通过调整主跨与边跨的自重达到其对转体墩及球铰的弯矩平衡从而实现平衡转体,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对称转体的局限性,将新建桥梁的位置尽量靠近既有桥梁,或可尽量减少拆迁。
下承式桁梁桥是比较理想的不对称转体桥型,其刚度大、重量轻,且桥面至梁底的高度远小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可以有效降低跨线桥的纵坡,技术经济性较为明显。但是,若完全采用钢桁梁,在跨越铁路等构筑物时,其下弦杆及桥面系钢结构的养护涂装较为困难,在铁路接触网上作业亦是非常危险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对称转体的桥梁结构,包括桥面,连接于桥面上部的上部钢桁架,以及连接于桥面下部的下部混凝土梁;所述下部混凝土梁包括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所述主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长度为边跨混凝土梁的两倍以上,所述主跨混凝土梁的高度小于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所述下部混凝土梁的顺桥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的主跨边墩和边跨边墩,所述主跨混凝土梁和边跨混凝土梁的连接处下方设置转体墩。
进一步的,所述主跨混凝土梁于转体墩一端的一个节间长度内为变高过渡段,该变高过渡段由主跨混凝土梁向边跨混凝土梁的高度逐渐递增,且变高过渡段靠近主跨混凝土梁一端的高度与主跨混凝土梁高度相同,靠近边跨混凝土梁一端的高度与边跨混凝土梁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主跨混凝土梁包括设置在桥面下部横桥向两端的主跨混凝土纵梁,以及连接在两主跨混凝土纵梁之间的主跨混凝土横梁;所述主跨混凝土横梁有若干个,且沿顺桥向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边跨混凝土梁采用实心矩形横截面结构的整体混凝土纵梁。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钢桁架为下承式桁架结构,包括上弦杆、腹杆和上平联,所述上弦杆有两根,分别位于桥梁横桥向两端,且沿顺桥向延伸布置,所述上平联有若干根,连接在两根上弦杆之间,所述腹杆有若干根,且沿顺桥向首尾顺次连接成锯齿状,所述腹杆的上端与上弦杆连接,腹杆的下端与下部混凝土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武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5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轮盘式胶带贴合机构
- 下一篇:一种麻醉科用快速固定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