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纱拉线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5560.1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99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英俊 |
主分类号: | B65H67/08 | 分类号: | B65H67/08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陈玄 |
地址: | 454150 河南省焦作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纱 线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纱拉线头装置,纱库转筒的下端安装于纱库托盘,纱库转筒具有容纳管纱的转动腔,管纱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纱库托盘;气咀安装于纱库托盘并且连通至转动腔;吸盘位于纱库转筒的上方,吸盘与放置于纱库转筒的管纱的上端转动连接或者保持拉线头间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机械动作代替手工,从而减少人工,提高效率,消除失误操作,同时由于采用单个管纱依次拉线头的方法使回丝减少,消除了好纱易退绕偶尔会同时吸入的现象,减少损耗,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纱拉线头装置。
背景技术
管纱是指细纱在筒管上绕卷成形后,得到的管状纱线体,线头是管纱成型后因纱线被断开而形成的纱线头。络筒工序中需要人工找到线头然后拉出,并引入负压盘,费时费劲,效率低;现有的自动络筒机工作时纱线头吸入长,为了增加喂纱数量,会在多个纱库筒一起喂纱,纱库筒好纱易退绕会同时吸入,造成回丝多、浪费大、成本高。
目前行业内纱库式自动络筒机上纱大多依赖挡车工手工操作向圆形纱库筒喂管纱,首先需要将多只管纱从盛纱小车内取出,接着找拉线头并引入圆形纱库负压盘,使线头吸入纱库负压管,随后将管纱喂入圆形纱库转筒,完成喂纱。
用工多、费时费劲,存在操作失误,劳动强度大,每天推车重复走动和弯腰,非常劳累才能保障机器满负荷运行。员工作业辛苦、管理难度大,且纺织车间作业环境与其他行业无法比,工人流失严重。在上纱过程中找到拉出纱线头并将其引入负压盘就需要花费一多半时间,且需要心灵手巧动作娴熟的员工,用工成本比较大。
因此,需要一种管纱拉线头装置,以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用机械动作代替手工,从而减少人工,提高效率,消除失误操作,同时由于采用单个管纱依次拉线头的方法,使得回丝减少,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纱拉线头装置,其包括纱库托盘、纱库转筒、气咀和吸盘,其中:
所述纱库转筒为与所述纱库托盘同轴的回转结构,所述纱库转筒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纱库托盘,所述纱库转筒具有容纳管纱的转动腔,管纱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纱库托盘;
所述气咀安装于所述纱库托盘并且连通至所述转动腔,用于向上吹动管纱的线头;
所述吸盘位于所述纱库转筒的上方,所述吸盘与放置于所述纱库转筒的管纱的上端转动连接或者保持拉线头间距,所述吸盘内部设置有线头汇拢通过腔,所述线头汇拢通过腔的第一端朝向管纱,所述线头汇拢通过腔的第二端沿背离管纱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纱库托盘下方的旋转机构,在所述旋转机构的驱动下管纱在水平面内可转动地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纱库托盘与所述吸盘之间,在所述翻转机构的驱动下所述吸盘在竖直平面内在第一翻转位置和第二翻转位置之间可翻转地安装,其中:
在所述第一翻转位置下,所述吸盘与放置于所述纱库转筒的管纱的上端转动连接或者保持拉线头间距;
在所述第二翻转位置下,所述吸盘远离所述纱库转筒以提供管纱进出所述纱库转筒的避让空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纱库托盘与所述旋转机构之间的竖直升降机构,在所述竖直升降机构的驱动下所述旋转机构在竖直方向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纱库托盘。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腔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转动腔均匀布置在所述纱库转筒的轴线的周侧,可转动地安装于管纱托盘。
进一步的,还包括负压发生机构,所述负压发生机构的进气端连接至所述线头汇拢通过腔背离所述转动腔的一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感应检测探头,所述感应检测探头安装在所述吸盘与所述转动腔之间,用于检测所述转动腔内是否有管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英俊,未经刘英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55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工中心自动机床的加工治具
- 下一篇:一种腰片保鲜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