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程式赛车前后可协调控制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44649.6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9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阳林;章培坚;李振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44329 | 代理人: | 余胜茂 |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程式赛车 前后 协调 控制 空气动力学 套件 装置 | ||
1.一种方程式赛车前后可协调控制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赛车前侧的电控式前翼装置,以及安装于赛车后侧的液压式后翼装置;所述电控式前翼装置包括前翼主翼、前翼端板、襟翼端板、第一襟翼、第二襟翼、第一电机和第一连杆机构,所述前翼端板设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于前翼主翼的两端上,所述襟翼端板设于两个前翼端板之间的前翼主翼;所述第一襟翼和第二襟翼的一端可旋转安装于前翼端板上,第一襟翼和第二襟翼的另一端可旋转安装于襟翼端板上,所述第二襟翼设于第一襟翼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一襟翼和第二襟翼连接而驱动第一襟翼和第二襟翼转动;所述液压式后翼装置包括后翼主翼、后翼端板、第三襟翼、第四襟翼、支撑板、液压缸和第二连杆机构,所述后翼端板设为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于后翼主翼的两端上;所述第三襟翼和第四襟翼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安装于两个后翼端板上,所述第四襟翼设于第三襟翼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赛车上,所述液压缸的一端与支撑板的另一端铰接,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杆机构与第三襟翼和第四襟翼连接而驱动第三襟翼和第四襟翼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程式赛车前后可协调控制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电动驱动器与单片机(ECU)的输出端连接,且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阀与单片机(ECU)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输入端与车速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和横摆角位置传感器连接;赛车走完直线赛道进入弯道后,车手踩下制动踏板,单片机根据接收到的车速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和横摆角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第一电机和液压缸驱动第一襟翼、第二襟翼、第三襟翼和第四襟翼转动而增大第一襟翼、第二襟翼、第三襟翼的攻角;赛车走完弯道进入直线赛道后,车手踩下加速踏板,单片机根据接收到的车速传感器、制动踏板位置传感器和横摆角位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第一电机和液压缸驱动第一襟翼、第二襟翼、第三襟翼和第四襟翼反向转动而减小第一襟翼、第二襟翼、第三襟翼的攻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方程式赛车前后可协调控制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曲柄、第一连杆至第四轮连杆,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襟翼铰接,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襟翼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方程式赛车前后可协调控制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包括第二曲柄、第五连杆至第八连杆,所述第二曲柄的一端与液压缸的转轴连接,第二曲柄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杆一端铰接,第五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六连杆和第七连杆的一端铰接,第六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八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七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襟翼铰接,第八连杆的另一端与第四襟翼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程式赛车前后可协调控制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为步进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464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自动生产设备上的弹簧转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空铁停机库的作业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