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石-尾砂高浓度料浆上向分层充填演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3374.4 | 申请日: | 202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7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修香;刘健民;郑泽超;卢忠诚;郭树冰;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经***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砂高 浓度 料浆上 分层 充填 演示 装置 | ||
一种废石‑尾砂高浓度料浆上向分层充填演示装置,其中,所述置放有尾砂的浮选尾砂仓、置放有水泥的水泥仓及置放有废石的废石仓分别与双轴叶片搅拌机连接,所述高位水池分出两条支路,其中一条输水管道连接与进行尾砂调配的深锥浓密机连接,另一条输水管道与双轴叶片搅拌机连接,所述废石、尾砂、水泥和水按照一定配比经双轴叶片搅拌机初步搅拌后输送至双螺旋搅拌机,进行二次搅拌以得到具有结构流形态的合格充填料,最后由充填管路输送至矿体的待充填采空区以将充填料充填在矿体内形成充填体,能够真实反映矿山地表料浆制备流程及输送至井下充填的布置结构,具有操作演示功能,线路清晰明了,布置合理,形象、逼真地反映出整个充填工艺流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矿山充填教学演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石-尾砂高浓度料浆上向分层充填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矿业及相关行业形成的固体废弃物堆存量已达70多亿吨,且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废石、尾砂和冶炼渣已成为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废弃物,约占固体废弃物总量的85%,而这些废石、尾砂若不被处理,将对环境造成污染。随着国家优先推行充填采矿法导向政策和绿色矿山建设的深入贯彻落实,充填采矿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发展无废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已成为矿山的创新主方向,废石与尾砂是矿山的大宗固体废料且产量稳定,故矿山废石-尾砂高浓度充填采矿是解决废尾排放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绿色采矿的主体支撑技术。通过矿山采矿、选矿、充填之间的综合平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闭合生产系统。
目前废石-尾砂高浓度充填还未得到大范围的应用,同时由于对废石-尾砂高浓度充填技术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更新,学习者在实际学习采矿知识时,由于联想能力不足,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进而产生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废石-尾砂高浓度料浆上向分层充填演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废石-尾砂高浓度料浆上向分层充填演示装置,包括浮选尾砂仓、厂前浓缩机、尾矿加压泵、深锥浓密机、底流泵、水泥仓、螺旋给料机、废石仓、给料机、皮带输送机、高位水池、双轴叶片搅拌机、双螺旋搅拌机、充填泵及矿体;其中,所述置放有尾砂的浮选尾砂仓底部设置有电动调节阀,充填时开启电动调节阀,通过打开阀口的大小以控制尾砂的输送速率,所述厂前浓缩机位于浮选尾砂仓下方,所述厂前浓缩机下端通过管道连接尾矿加压泵,通过尾矿加压泵提供输送能量,所述尾矿加压泵后端通过尾矿管道与深锥浓密机连接,所述深锥浓密机上端与高位水池连接,所述深锥浓密机底端通过浓密管道与底流泵连接;所述置放有水泥的水泥仓与螺旋给料机连接,所述经过破碎的废石置放在入废石仓内,所述废石仓下端与给料机连接,所述给料机末端与皮带输送机连接,所述双轴叶片搅拌机上端分别与皮带输送机、螺旋给料机、高位水池、底流泵连接,所述双轴叶片搅拌机底端与双螺旋搅拌机连接,所述双螺旋搅拌机下端与充填泵连接,所述充填泵一侧连接有用于输送充填料的充填管路,所述充填管路伸入至矿体的待充填采空区以将充填料充填在矿体内形成充填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尾矿管道上安装有动调节阀、浓度计、流量计,经深锥浓密机处理,使尾砂的质量分数达到40%~55%,以满足高浓度的制备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流泵通过底流管道与双轴叶片搅拌机连接,且在底流管道上装有流量计、手动夹阀、手动管夹阀、浓度计、流量计,经准确计量尾砂量后输送至双螺旋搅拌机搅拌。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泥仓、废石仓、双轴叶片搅拌机、双螺旋搅拌机上分别安装有料位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双螺旋搅拌机通过转化阀与充填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旋给料机通过运输管道与双轴叶片搅拌机连接,并在运输管道上安装有冲板流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33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高岭土的自动化窑炉装备
- 下一篇:一种节能建筑机械物料升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