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触环式插头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3002.1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44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杰;冯亮;马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泰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H01R13/40;H01R13/02;H01R13/639;H01R13/04;H01R13/10;H01R24/38;H01R2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触环式 插头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插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触环式插头插座,其每层导电触环间设置的绝缘间隔环可以有效的起到绝缘作用,不需要精准的位置对正,还可以达到有效可靠的接触;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座设有用于插头匹配插入的凹槽,插座底板位于第一绝缘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外壳,外壳内侧设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导电触环和若干间隔绝缘环,第一绝缘板位于凹槽处设置一层导电触环;插头能够与凹槽匹配,插头的主体设有间隔设置并与插座的内侧对应的若干外露导电触环和外展间隔绝缘环,插头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固定绝缘套,固定顶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绝缘套固定连接,插头的主体和固定顶板之间安装第二绝缘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头插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触环式插头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上使用的由地面控制箱对设备进行动力供电及控制供电等经常采用自动插电装置或手动插头等方式,比如一些钢铁企业用来倒运铁水的鱼雷罐车的倾翻系统的自动或手动供电方式和铁水罐加揭盖装置系统的供电方式等其供电插头与插座均采用的为多触头的针式插头与插座,这种供电插头多为插拔式,使用的频次多了以后会造成插拔不紧实,导致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甚至出现插头自动脱落的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生产事故,对企业造成不好的影响以及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非常不利于企业和当代社会的发展。
现有技术方案一:一种多针式的插头与插座装置,该装置的插头与插座均为多针式形式,插座外设固定壳体,内设触头固定底板,插头前端外漏,后端固定在底板上并接有线缆连接销,触头形式为圆柱棒触头,插座一般固定在设备本体上;插头结构形式与插座相同,插头与电源箱连接,插头与插座为公母头形式,当需要进行设备供电时,将插头插入插座内使插头与插座的触头接触实现导通电流,但是由于这种触头接触形式为面接触,当公母头使用一段时间后存在接触不紧实的情况,造成触头接触不良电流导通不顺畅影响设备的供电及正常使用。
现有技术方案二:针套式插头与插座结构,该结构的插头为多针式形式,插头外设固定壳体,内设触头固定底板,插头前端外漏,后端固定在底板上并接有线缆连接销,触头形式为圆柱棒触头,圆柱前端为球面,插头与电源箱连接;插座为多孔位式形式,每个孔位内设导电铜片,该铜片为具有一定形变的贴合铜片,当插头的针形触头插进插座的孔位后其内部的铜片对针形触头起到压着作用并导通电流,但是由于铜片为具有形变力的薄片,所以在是有一段时间后铜片会变松动甚至存在损坏的情况,导致通电不顺畅的现象,不利于频繁的插拔使用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有效可靠、结构布置合理的多触环式插头插座,接触形式成锥形布置可以起到自动导向的功能,不需要精准的位置对正,操作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多触环式插头插座,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座设有用于插头匹配插入的凹槽,所述插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面嵌有第一绝缘板,底板位于所述第一绝缘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外壳,所述外壳内侧设有间隔设置的若干导电触环和若干间隔绝缘环,所述第一绝缘板位于凹槽处设置一层导电触环;所述导电触环的后侧接有连接线缆A;所述插头能够与所述的凹槽匹配,插头的主体设有间隔设置并与所述插座的内侧对应的若干外露导电触环和外展间隔绝缘环,所述插头的后端两侧分别设置固定绝缘套,固定顶板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绝缘套固定连接,所述插头的主体和所述固定顶板之间安装第二绝缘板,所述外露导电触环的后侧接有连接线缆B,所述插头匹配插入所述插座并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板和所述第二绝缘板均采用尼龙绝缘板。
优选地,所述导电触环和所述外露导电触环均采用铜制导电触环;所述间隔绝缘环和所述外展间隔绝缘环均采用尼龙绝缘环;所述固定绝缘套采用尼龙绝缘套。
优选地,所述外壳外侧设有锁紧拉环,所述固定顶板的外侧设置卡勾。
优选地,所述底板和所述固定顶板均为钢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泰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泰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3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韧性好防水远红外芯片
- 下一篇:一种抗摔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