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套圈轮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41913.0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78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马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远大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245 | 分类号: | G01B11/245 |
代理公司: | 合肥蓝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07 | 代理人: | 陶志国 |
地址: | 24612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轮廓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轮廓检测装置,涉及轴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设备仓,所述设备仓内部设置有主电机、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位于主电机的上方并与主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顶端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工作台。通过设置一号红外测距传感器、二号红外测距传感器、一号夹持块、二号夹持块、三号夹持块、连接柱、一号滚轮、二号滚轮、转动轮、旋转电机可实现轴承套圈轮廓的快速检测,通过一号滚轮、二号滚轮、转动轮可实现轴承套圈的转动,通过一号红外测距传感器可对轴承套圈内壁进行检测,通过二号红外测距传感器可对轴承套圈外壁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套圈轮廓检测装置,具体是一种轴承套圈轮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向心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而轴承套圈组件的轮廓在加工后需要对轴承套圈组件的轮廓进行检测,防止轴承套圈组件轮廓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而现有的轴承套圈组件轮廓在检测时通常通过肉眼观察,不仅检测效果较差,同时检测的效率低,提高了加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套圈轮廓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套圈轮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夹持机构,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设备仓,所述设备仓内部设置有主电机、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位于主电机的上方并与主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动盘的顶端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号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工作台顶端一侧设置有二号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工作台顶端位于一号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直线滑槽,所述直线滑槽的内壁两侧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夹持机构位于工作台的顶端并位于直线滑槽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一号夹持块、二号夹持块、三号夹持块、连接柱、一号滚轮、二号滚轮、转动轮、旋转电机、连接滑块以及传动滑柱,所述一号夹持块、二号夹持块、三号夹持块位于工作台的上方并位于直线滑槽的正上方,所述一号夹持块、二号夹持块、三号夹持块以工作台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工作台的顶端,所述连接柱位于一号夹持块、二号夹持块、三号夹持块的外壁一端,所述一号滚轮、二号滚轮、转动轮分别位于连接柱远离一号夹持块、二号夹持块、三号夹持块的一端,所述旋转电机位于三号夹持块一端并位于连接柱的外壁顶端,所述连接滑块位于一号夹持块、二号夹持块、三号夹持块的底端,所述连接滑块的外壁两侧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传动滑柱位于连接滑块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滑块的外壁与直线滑槽的内壁相互套接,所述限位滑块的外壁与限位滑槽的内壁相互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滑槽的数量设置有多个,所述弧形滑槽的数量与限位滑槽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弧形滑槽以转动盘为中心均匀分布在转动盘的顶端,所述传动滑柱的底端贯穿至弧形滑槽内部与弧形滑槽的外壁相互套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连接柱内部并与转动轮的内壁相互套接,所述转动轮、二号滚轮、一号滚轮的外壁直径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号红外测距传感器、二号红外测距传感器的中心线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一号红外测距传感器、二号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外部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远大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远大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19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