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针密闭连接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41438.7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何辰;李超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合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杨文录 |
| 地址: | 43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针密闭连接件,包括接头上盖、接头下底座、宝塔形硅胶阀,所述宝塔形硅胶阀填充于接头上盖内腔且位于接头下底座顶部,宝塔形空心硅胶阀与接头上盖形成密封,所述接头上盖顶端外壁带有与输液器连接的螺纹;所述宝塔形硅胶阀为空心结构,所述接头下底座上部设有支接头,支接头带有螺纹,支接头内腔通道与输注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可避免使用时液体回流,可多次连接使用,使用后不必拆除输液接头和更换输液接头,使用更加安全有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针密闭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静脉输液治疗的不断扩大,护理人员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危险正日趋严重。近年来,静脉留置针输液被广泛的普及。当静脉输液治疗过程需要长期反复地进行时,一般通过接头将静脉留置针或留置导管与药液注射设备互相连接,从而实现加药。传统的乳胶隔膜的接头需要通过针刺才能实现加药,因此,会有针头污染物及橡胶碎屑进入药液并进入人体的风险,以及造成医护人员被刺伤。目前临床上无针输液技术在输注系统中不再使用针刺的方式进行连接,这对减少病人痛苦,保护病人静脉血管,维护用药通路,降低操作人员针刺感染职业风险,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治疗质量均有着重要意义。
但现有常规无针输液接头不具正压给液性能。当输液后撤出加药针头或输液器,输液接头内的硅橡胶阀体恢复形变会在接头内产生负压,负压使刚输入人体的部分药液伴着患者的血液一并回流到接头内腔;若处理不及时会造成输液管路栓塞并且易造成感染产生并发症。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无针密闭连接件避免在使用程中出现液体返流情况甚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针密闭连接件以防止血液回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针密闭连接件,包括接头上盖、接头下底座、宝塔形硅胶阀;所述宝塔形硅胶阀填充于接头上盖内腔且位于接头下底座顶部,宝塔形硅胶阀与接头上盖形成密封,所述宝塔形硅胶阀为空心结构。
所述接头上盖顶端外壁带有与输液器连接的螺纹,接头上盖的内腔包括多个内腔斜面,接头上盖内腔部位包括内腔底部凹槽。
所述宝塔形硅胶阀包括内腔和外壁,外壁包括多个斜面,所述斜面数量和尺寸与上述接头上盖的内腔斜面配合,形成密封结构,宝塔形硅胶阀上端有一个切口。
所述接头下底座上部包括阀针、阀口通道、凸台,下部侧壁设有支接头,输入通道贯穿整个接头下底座内部,所述凸台与接头上盖内腔底部凹槽卡扣配合,支接头带有螺纹,支接头内腔通道与输注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不需使用穿刺针,可有效地避免意外针刺伤,减少了护理人员被针意外扎上造成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可能,节省了多次冲管时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及节约成本;(2)基于该密闭式连接件的内腔及阀芯设计,当拔下输液管或注射器时,不会产生负压,防止血液回流形成血栓,不需肝素钠,盐水封管,仅用生理盐水冲洗即可;(3)降低了堵管的发生率,有效地预防再通障碍,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4)该无针密闭连接件使导管始终处于无菌封闭状态,有效降低了感染率,保护了患者,克服有针输液连接的弊端。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无针密闭连接件结构组成图;
图2为无针密闭连接件纵截面图;
图3为接头上盖透视图和纵截面图;
图4为宝塔形硅胶阀透视图和纵截面图;
图5为下底座透视图和纵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合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未经百合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14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