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一次性负压吸痰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41399.0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雨;许伦强;李燕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曾克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一次性 负压吸痰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一次性负压吸痰器,它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竖直设有隔板,隔板边缘与盒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上部设有通孔,所述盒体的隔板两侧顶面分别接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快捷,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用后即换,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和接触患者体液引发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好、连通性强,保证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一次性负压吸痰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吸痰器主要是电动式多功能负压吸痰器和简易手动吸痰器,电动式是利用负压原理进行吸痰和口腔护理,用于对患者进行常规吸痰、气管切开等处理。
现有的吸痰器是通过导管将两个集液瓶连接形成负压吸痰装置,并将集液瓶置于专用固定底座上,实现吸痰功能。然而在临床运用中,吸痰器的组装需要花费一定量的时间,耽误抢救患者的时间;其次,固定底座、导管和集液瓶使用后需要清洗,不仅增加医护人员接触患者体液感染的风险,还增加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另外,导管的与集液瓶的连接处密闭性不足,容易松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一次性负压吸痰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一次性负压吸痰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内竖直设有隔板,隔板边缘与盒体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隔板上部设有通孔,所述盒体的隔板两侧顶面分别接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管外接吸痰管,所述第二导管外接负压仪器。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材质为医用PVC复合膜。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上还设有挂绳。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顶面至少设有2个导管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顶面设有4个导管卡槽,所述导管卡槽等量布置于隔板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快捷,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用后即换,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和接触患者体液引发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密封性好、连通性强,保证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透视图;
附图标识:1-盒体、2-隔板、3-第一导管、4-通孔、5-第二导管、6-挂绳、7-导管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一次性负压吸痰器,包括盒体1,盒体1内竖直设有隔板2,隔板2边缘与盒体1内壁密封连接,隔板2上部设有通孔4,盒体1的隔板2两侧顶面分别接有第一导管3和第二导管5。
第一导管3外接吸痰管,第二导管5外接负压仪器。第一导管3和第二导管5都为常规一次性医用导管材质。
盒体1的材质为医用PVC复合膜,该PVC复合膜是透明可视化,便于医护人员观察盒体1内液体容量。
盒体1上还设有挂绳6,便于悬挂在支架、床体上。
盒体1顶面至少设有2个导管卡槽7。收纳或丢弃时,将导管嵌于导管卡槽7内,使盒体1更整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41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