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车顶壳体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9823.8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83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叶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兰尼特(苏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37/18;B21D53/88;B22D17/20;B22D17/22;B22D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任丽娜 |
地址: | 2156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润滑 结构 车顶 壳体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车顶壳体模具,包括下底板,下底板上表面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凸模,下底板上方设有上底板,上底板下表面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凹模,凹模内部开设有型腔,上底板上表面两侧螺纹连接有模脚,模脚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蓄液箱,蓄液箱内部一侧固定插接有出液管,出液管末端固定套接有喷头,下底板上表面两侧镶接有导柱,上底板下表面镶接有导套,导柱外部套接有弹簧;先将车顶壳体放置于凸模上表面,通过开启出液控制阀,进而使得出液管向蓄液箱内部抽取润滑油注入喷头内部,进而通过喷头喷至车顶壳体上表面,通过设置喷头,可将润滑油均匀喷至车顶壳体上表面,进而更好的实现润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顶壳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车顶壳体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是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以及特殊用途;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生产一辆汽车的工序步骤极其复杂。
车顶壳体经压铸模具成型生产后,由于外部会出现大量的飞边以及渣包,需要通过设计切边模进行切除车顶壳体外部的飞边以及渣包,现有的切边模尽管已经实现了对车顶壳体外部的飞边以及渣包清理的效果,但在实际车间加工过程中,型腔内部经常出现卡模的情况,卡模不仅会对车顶壳体表面产生损伤,同时也影车间的加工效率,进而创新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车顶壳体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车顶壳体模具,更好的实现润滑的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润滑结构的车顶壳体模具,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上表面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凸模,所述下底板上方设有上底板,所述上底板下表面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凹模,所述凹模内部开设有型腔,所述凹模位于凸模上方,所述上底板上表面两侧螺纹连接有模脚,所述模脚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蓄液箱,所述蓄液箱内部一侧固定插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末端位于凸模上方两侧,所述出液管末端固定套接有喷头,所述下底板上表面两侧镶接有导柱,所述上底板下表面镶接有导套,所述导柱外部套接有弹簧,所述导柱顶端滑动套接于导套内部,所述弹簧顶端位于导套下表面,所述弹簧末端位于下底板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下底板内部两侧开设有导柱孔,所述导柱末端镶接于导柱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底板内部两侧开设有导套孔,所述导套顶端镶接于导套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外部设有出液控制阀,所述出液控制阀与模脚互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上底板上表面螺纹连接有氮气弹簧底座,所述氮气弹簧底座均匀分布于上底板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氮气弹簧底座内部固定安装有氮气弹簧,所述氮气弹簧顶端插接于上底板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有蓄液箱、出液管以及喷头,在对车顶壳体进行切边工作时,先将待加工的车顶壳体放置于凸模上表面,通过开启出液控制阀,进而使得出液管向蓄液箱内部抽取润滑油注入喷头内部,进而通过喷头喷至车顶壳体上表面,通过设置喷头,可将润滑油均匀喷至车顶壳体上表面,进而更好的实现润滑的效果,从而得以通过下压凹模进行切边工作,解决了在实际车间加工过程中,型腔内部经常出现卡模的情况,卡模不仅会对车顶壳体表面产生损伤,同时也影车间的加工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有导柱、导套以及弹簧,通过导柱与导套的滑动连接,使得上底板与下底板位置相对应,进而实现凸模与凹模之间的位置相对应,从而使得凹模得以进行切边工作,凹模进行下压切边时,导套会下压导柱外部的弹簧,进而在切边结束后通过弹簧的弹力使得凹模回位,进而完成切边工作,进而再次放入工件进行切边工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兰尼特(苏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格兰尼特(苏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9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激光移动定位构造的罗盘
- 下一篇:一种双向循流式植生耦合净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