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自动时序采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8758.7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8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许嘉钰;王磊;张琨;彭猛;韩浩;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冀志华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自动 时序 采样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自动时序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通道采样气路子系统和电路控制子系统;所述多通道采样气路子系统包括真空泵和多通道气路;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设置在待采集气样中,用于对待采集气样进行采集;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通过歧管与所述多通道气路中的各采集支路相连,所述歧管用于将真空泵采集到的气体输送到不同的所述采集支路中,以实现独立或联合采样;所述电路控制子系统与所述多通道采样气路子系统相连。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小尺度环境的多通道自动时序采样系统,属于环境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研究统计,人类80%的时间是在室内空间度过,因此室内空间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了人身安全与健康,相关研究包括室内通风、热舒适度、空气质量等。其中,突发污染物泄露或传染病入侵既是建筑专业的研究方向,也是公共安全领域必须探讨的问题。
在特定流场条件下,污染物泄露之后会随着气流扩散至整个空间,研究这一过程通常会使用计算机模拟和检测实验两种方法或该两种方法的组合。实验方法的一般过程是,集中释放某种示踪气体,然后在其周围固定点位按时间顺序依次检测该示踪气体的浓度。检测手段包括在线监测和采样两种。其中,在线监测操作简便但是误差极大,精度无法达到研究室内微环境的要求,因此对空气进行采样收集以便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是更为常用的检测方法。
目前的空气采样方法包括苏码罐采集和气体采样器配合气体采样袋采样。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进行空气采样但是苏码罐必须使用人工操作,而且一次只能采集一个样本,采集速度比较慢,效率不高,无法做到连续自动化的高精度采样;气体采样器可以实现远程操作和程序化控制,避免手动开关带来的误差,但是现有气体采样器均为单通道设计,一次采样结束必须人工更换气体采样袋,极易引起流场扰动且换袋工序限制了两次采样间隔,无法做到短时间快速进样。
现有文献曾报道过一些多通道采样装置,其中一种采集系统使用了多路进气一路出气的结构,出口外接便携式检测器,可以实现多通道自动化顺序进样和在线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的优势是可以多通道运行、效率高、时效性比较好;缺点是只能连接一个便携式检测装置,精度不高,无法达到微环境气体扩散分析的精度要求。另一种多通道装置也是采用了多路进气一路出气的设计,其主要采集对象为环境颗粒物,因此每个进气口均安装了颗粒物滤膜,而系统控制也是根据颗粒物检测的需求开发,强调气路的长时间稳定运行,缺少精细的真空泵开合以及电磁阀转换等功能。这种多进一结构的本质是一种多通道自动监测器,不能实现气体的多路气袋采集,因此无法使用更准确的离线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自动时序采样系统,具有采样时间精准可控、采样间隔短、采样迅速、环境扰动小等特点,同时能够对设备内部的死体积空气进行清除,降低采样误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自动时序采样系统,其包括:多通道采样气路子系统和电路控制子系统;所述多通道采样气路子系统包括真空泵、歧管和多通道气路;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设置在待采集气样中,用于对待采集气样进行采集;所述真空泵的出气口通过所述歧管与所述多通道气路的总进气口相连,并根据实际需要进入所述多通道气路的各采集支路中,以实现独立或联合采样;所述电路控制子系统与所述多通道采样气路子系统相连。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压力控制子系统,所述压力控制子系统通过所述歧管与所述真空泵和多通道采样气路子系统相连,用于对所述多通道采样气路子系统进行压差保护,同时消除死体积。
进一步,所述压力控制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压差开关、单向阀、减压阀以及消音器和过滤器,所述压差开关通过所述歧管与所述真空泵和多通道气路相连。
进一步,所述多通道气路中的采集支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进一步,所述多通道气路中的采集支路的数量为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87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电气供配电专用电气柜
- 下一篇:一种冲孔板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