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电子监护仪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37994.7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3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泰莱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B08B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超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6 | 代理人: | 余红 |
| 地址: | 2353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重症 监护 电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电子监护仪,包括监护仪主体、夹紧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监护仪主体上端,所述清理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夹紧机构内;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推动杆在推动过程中可以带动第一连杆运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运动,由于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均与滑动槽配合,从而第二连杆与第三连杆会进行水平运动,从而第二连杆与第二连杆端部的爪钩可以将提手与安装杆固定,当需要对夹紧机构进行拆卸时,再一次向前推动推动杆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电子监护仪。
背景技术
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以最大限度的确保病人的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电子监护仪是指利用电子技术进行测量,观察电量或非电量的仪器、设备和系统,或为了测量目的而供给的光、电量以及测量附件。测量包括数据采集、存储、显示、打印、绘图、加工和传输等,属信息产品。
现有技术的重症监护室电子监护仪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在监测仪屏幕上积攒大量灰尘,护士清理起来十分不便,同时,屏幕作为监护仪最直观的表现工具,积攒灰尘后会导致观看不清的问题,从而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电子监护仪,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现有技术的重症监护室电子监护仪长时间使用后会积攒灰尘,难以清理的问题。
一种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电子监护仪,包括监护仪主体、夹紧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监护仪主体上端,所述清理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夹紧机构内;
所述监护仪主体上端固定设置有提手,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安装杆和夹持组件,所述安装杆固定设置在所述提手上方,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杆的两端;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推动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安装杆的两端均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推动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杆的一端,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安装杆,所述推动杆靠近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推动杆靠近所述提手的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第一连杆位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连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推动杆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贯穿所述安装杆与所述提手,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固定铰接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三连杆贯穿所述安装杆与所述提手,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上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收纳腔的上内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底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连杆上的滑动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收纳腔的下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连杆上的滑动槽内。
更优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转动齿轮、滑动支架、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和转动杆,所述安装杆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滑动支架滑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滑动支架的上内壁与下内壁上均设置有卡接齿,所述转动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支架内部,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卡接齿相啮合,所述安装杆上位于所述滑动支架下端处对称地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滑动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滑动杆贯穿所述活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清洁毛刷,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滑动支架的另一侧,所述第二滑动杆贯穿所述活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清洁毛刷,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转动齿轮。
更优地,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上靠近所述提手的一端为向两端弯曲爪钩状。
更优地,所述滑动槽为一段直线状,一端倾斜状拼凑结合在一起,两段宽度相同且两段宽度均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直径。
更优地,所述转动齿轮外圈上仅有一半设置有轮齿,另一半不设置轮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泰莱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泰莱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7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sPL导入仪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全息投影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