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缓冲式高速复合式进排气阀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37983.9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58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军 |
| 主分类号: | F16K31/22 | 分类号: | F16K31/22;F16K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43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缓冲 高速 复合 式进排 气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缓冲式高速复合式进排气阀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和上盖,所述支撑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支撑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支撑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限制筒体,所述限制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气液流通孔,所述限制筒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限制筒体的下表面且位于第一连接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气液挡体、限制筒体、气液流通孔、气液通孔、浮球挡体、限制气道、浮球、释放体、气孔容纳体、上盖,通过将冲上来的气液混合物进行分开,减少内部部件损坏的可能性,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气阀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缓冲式高速复合式进排气阀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式排气阀用于污水管道上的最高点或有闭气的地方,靠排除管内的气体来疏通管道,达到正常工作,如不装排气阀,管道随时出现气阻,使管道出水容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其次,管道在运转时出现停电、停泵管道及时出现负压会引起管道振动或破裂,排(吸)气阀就迅速把空气吸入管内,防止管道振动或破裂。
管道内出现突发的情况一般是比较突然,可能会喷出气体、液体、或者气液混合物,而且有些高压管道内,瞬间喷出的气液混合物冲击力比较大,容易将排气阀内的浮球损坏,或者因为冲击力导致内部形状变形,造成气孔容纳体堵塞,出现无法使用的情况,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使用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缓冲式高速复合式进排气阀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缓冲式高速复合式进排气阀装置,包括支撑主体和上盖,所述支撑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所述支撑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支撑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限制筒体,所述限制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气液流通孔,所述限制筒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所述限制筒体的下表面且位于第一连接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限制筒体的下表面且位于第二连接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液挡体;
所述限制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浮球,所述浮球的上方设置有浮球挡体,所述浮球挡体的内部设置有限制气道,所述上盖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上盖的上表面且位于中部固定连接有释放体,所述释放体的内部设置有气孔容纳体,所述上盖的内部且位于释放体的下方设置有气液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气液挡体均位于支撑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柱位于第一连接柱、第三连接柱的前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液挡体的下表面为圆弧面,且处于水平状态,所述限制筒体的下表面为圆弧面,且侧面与支撑主体的内壁不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制筒体的下侧壁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气液挡体的正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浮球挡体的下表面为圆弧面,且与浮球的外表面相互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液流通孔位于浮球的上方,所述连接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限制筒体位于圆形凹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限制气道的半径大小小于气液通孔的半径大小,所述浮球挡体的上部位于气液通孔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军,未经贵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7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