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型腔划痕修复用抛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37799.4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86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叶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兰尼特(苏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41/06;B24B27/00;B24B41/02;B24B47/04;B24B47/1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任丽娜 |
| 地址: | 2156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划痕 修复 抛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型腔划痕修复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套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集尘仓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通过不锈钢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顶梁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丝杆座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抛光架上设置有抛光辊。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滚珠丝杆上的电动推杆上的抛光辊对十组固定组件上的工件进行抛光,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固定组件上的旋钮带动螺杆夹紧工件,确保了工作的精度和抛光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型腔划痕修复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当塑件表面质量由于有熔接痕达不到设计要求时,技术人员通常先会从熔料温度、注射速度、压力、流量、模具温度等方面入手解决,而这些都通过设备来实现,参照成型条件标准小幅度调整,逼近理想值。
由于注射模的定模型腔面质量直接影响到塑件外观,而焊接过程中有大量的热产生,没有充分的工艺措施保证时,这些热量往往会改变型腔面的组织成分,导致型腔面硬度不同,进而影响塑件外观,实践中要尽量避免定模型腔面的修改,选定和母材相匹配的焊接材料,并确定焊接范围,预留并保护好打磨基准,对照预留基准,开始打磨,注意做好周边相关部位的保护,测量补焊面的高度,达到要求之后,将基准空位焊满,完成型腔面的修改。
现有的注射模的定模型腔面破损时,需要用相应材料进行抛光焊接,加固模型腔面,大部分都是靠人工打磨抛光在进行焊接在模具受损腔面,由于人工抛光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且不好固定工件,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模具型腔划痕修复用抛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型腔划痕修复用抛光装置,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滚珠丝杆上的电动推杆上的抛光辊对十组固定组件上的工件进行抛光,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固定组件上的旋钮带动螺杆夹紧工件,确保了工作的精度和抛光质量,解决了人工抛光费时费力的问题,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型腔划痕修复用抛光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通过不锈钢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套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集尘仓,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梁,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通过不锈钢固定架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顶梁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丝杆座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抛光架,所述抛光架上设置有抛光辊。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设置有十组,且所述十组固定组件呈两两对称设置,所述十组固定组件分别安装在立柱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匚字形固定架,所述匚字形固定架的两侧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部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滚珠丝杆丝杆座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安装于滑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承,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固定插接于第一转动轴承的内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承,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插接于第二转动轴承的内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兰尼特(苏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格兰尼特(苏州)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7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采集输电线路舞动的监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燃油火车的双通道尾气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