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雷管吸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37559.4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02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潘大伟;王晓飞;雷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B39/22 | 分类号: | F42B39/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雷管 吸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雷管吸附装置,包括外圈带有防滑侧环的吸附头,当雷管经过二号导向斜面、一号导向斜面导向后易于进入弧形贴合面,首先对准雷管放置位置,然后带动吸附头下降,吸附头上的二号导向斜面、一号导向斜面促使雷管导向进入弧形贴合面中,二号导向斜面、一号导向斜面起到方向纠正的作用,通过弧形贴合面上的气孔对雷管进行吸附,由于弧形贴合面与雷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且贴合度较高形状相同,固雷管局部的不平整不会影响本装置对雷管的吸附固定,当需要卸下雷管时,去掉负压,雷管可受到重力落到收集装置内,起到了稳定吸附雷管的目的,不易脱落,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管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雷管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产生起爆能来引爆各种炸药及导爆索、传爆管。雷管分为火雷管和电雷管两种。煤矿井下均采用电雷管。电雷管分为瞬发电雷管和延期电雷管。而延期电雷管又分为秒延期电雷管和毫秒延期电雷管。雷管包括弹药、炸药包等的发火装置。一般用雷汞等容易发火的化学药品装在金属管里制成。
雷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转运,现有雷管加工转运时,特别是针对小型雷管,通常采用手动拿捏或电动吸附的方式进行转运,现有吸附装置(吸附头、真空吸盘)通常采用一个连接负压管路的螺纹接口,螺纹接口下部安装有旋拧帽,旋拧帽下方固定安装有气管,气管与螺纹接口连通,气管下端安装有胶头,胶头下端有一个很小的吸附孔,使用时,通过将胶头与雷管相接触,然后利用负压使得雷管吸附在胶头上,进而实现雷管固定;
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雷管的吸附转运问题,因为其在吸附雷管时考虑到雷管的方向不一定相同,因此将胶头的下端的开口做的非常小进而吸附不同朝向的雷管,但是由于雷管的表面不一定均光滑和平整,当遇到凹凸不平的雷管表面时,很小的胶头下端的吸附孔便会产生漏气,导致雷管掉落事故发生,而雷管具有易爆特性,进而容易造成很大危险。
因此需要一种解决上述雷管吸附接触面积过小问题的简易雷管吸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雷管吸附装置,包括外圈带有防滑侧环的吸附头,起到了稳定吸附雷管的目的,不易脱落,安全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简易雷管吸附装置,包括:
外圈带有防滑侧环的吸附头,所述吸附头为柱形壳体结构,吸附头对应设置于雷管的上方,吸附头的内部下端面固定设置有相反方向倾斜并供雷管导向进入吸附头内部的二号导向斜面、一号导向斜面,所述吸附头的下端面设置有可弹性变形且包容经过二号导向斜面、一号导向斜面导向后雷管的弧形贴合面,当雷管经过二号导向斜面、一号导向斜面导向后易于进入弧形贴合面;
开设于弧形贴合面底部的气孔,所述吸附头的上端一体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旋拧帽,所述旋拧帽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螺纹接口,所述螺纹接口的内部与气管内部连通,所述气管与气孔连通,当雷管端部卡入弧形贴合面中时,在螺纹接口的端部引入吸气装置,吸气装置将吸力依次通过螺纹接口、气管传递到气孔处,雷管通过气孔处产生的吸力而吸附固定在弧形贴合面中。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雷管为柱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将螺纹接口安装于吸气装置上,通过旋拧帽便于将螺纹接口接入吸气装置的接口上,通过气管导气,需要进行雷管吸附时,首先对准雷管放置位置,然后带动吸附头下降,吸附头上的二号导向斜面、一号导向斜面促使雷管导向进入弧形贴合面中,二号导向斜面、一号导向斜面起到方向纠正的作用,通过弧形贴合面上的气孔对雷管进行吸附,由于弧形贴合面与雷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且贴合度较高形状相同,固雷管局部的不平整不会影响本装置对雷管的吸附固定,当需要卸下雷管时,去掉负压,雷管可受到重力落到收集装置内,起到了稳定吸附雷管的目的,不易脱落,安全性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滑侧环呈环形结构套装于吸附头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富煌君达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7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配式混凝土约束耗能墙板和墙柱组合结构系
- 下一篇:一种天车操作安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