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7003.5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34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高月香;张毅敏;韩可欣;朱月明;张志伟;赖秋英;陈婷;毛晓文;于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蒋厦 |
地址: | 2100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组合式 生物 | ||
1.一种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1)、浮床支架(2)、沉床(3)、沉床支架(4)、曝气管(5);所述浮床(1)由第一复合材料板(111)组合拼接而成,在浮床(1)中部开设正方形透光孔(12),浮床(1)四角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3),浮床(1)表面除透光孔(12)以及太阳能电池板(13)区域外均为种植区(14);所述种植区(14)沿中线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种植孔(15),在所述第一种植孔(15)中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浮床支架(2)设有四组,四组浮床支架(2)的一端分别与浮床(1)四角连接,另一端支撑在水底;所述沉床(3)由第二复合材料板(112)组合拼接而成,在沉床(3)表面均匀设有若干第二种植孔(31),所述第二种植孔(31)内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沉床支架(4)设有四组,四组沉床支架(4)一端分别连接固定于透光孔(12)四角,另一端垂直连接固定于沉床(3)四角;所述曝气管(5)设有四组,曝气管(5)通过曝气管支撑条(6)固定于浮床支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板(111)、第二复合材料板(112)均为三层材料板结构,由上层竹纤维材料板(16)、中层活性炭材料板(17)和下层竹纤维材料板(18)组成,三层材料板通过塑胶粘结工艺组合拼接;所述第一复合材料板(111)底部四角设有第一固定螺丝孔(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3)为长度与种植区(14)宽度相等的正方形;共设有四块太阳能电池板(13),分别固定于浮床(1)四角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床支架(2)采用硬聚氯乙烯材料制备,浮床支架(2)上均匀设有若干第一卡扣式调节孔(21),用于调节浮床(1)高度;浮床支架(2)的一端设有第一螺丝栓(22),所述第一螺丝栓(22)与复合材料板(11)底部的第一固定螺丝孔(19)相连接,浮床支架(2)的另一端固定于水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板(112)顶部四角设有第二固定螺丝孔,所述浮床(1)透光孔(12)四角周围设有第三固定螺丝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床支架(4)采用硬聚氯乙烯材料制备,沉床支架(4)上均匀设有若干第二卡扣式调节孔(41),用于调节沉床(3)入水深度;沉床支架(4)的两端设有第二螺丝栓(42),一端与第二复合材料板(112)顶部四角第二固定螺丝孔连接,另一端与浮床(1)透光孔(12)四角周围的第三固定螺丝孔连接。
7.板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5)设有四组,曝气管(5)表面设有若干曝气孔(51),曝气管(5)通过曝气管支撑条(6)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组合式生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支撑条(6)设有两组,两组曝气管支撑条(6)平行放置,曝气管支撑条(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邻近的两组浮床支架(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700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