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36813.9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5267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愉;陆庆华;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04 | 分类号: | H02H3/04;H02H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 电流 动作 断路器 报警 模块 | ||
1.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漏电信号的信号输入回路,以及用于输出报警信息的报警输出回路,信号输入回路和报警输出回路的一端共用连接点L1、至少一个限流电阻R7和继电器KM,连接点L1、至少一个限流电阻R7、继电器KM的线圈和继电器KM的动触点B21依次连接,继电器KM的一个静触点与连接点L3构成信号输入回路的另一端,连接点L1和连接点L3与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电源串接,继电器KM的另一个静触点与报警器和复位开关SB1构成报警输出回路的另一端后接地;
没有剩余电流时,动触点B21接触信号输入回路对应的静触点将报警器短接;出现剩余电流时,动触点B21接触报警输出回路对应的静触点为报警器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M的线圈并联至少一个电容C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M的线圈并联稳压二极管VZ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串联至少一个负载电阻R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KM与独立触点开关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电源S上用于感应剩余电流的电流互感器TA,以及从电源S取电的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经过所述的报警模块为芯片IC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点L1与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点L3分别经过降压滤波电路和驱动电路与芯片IC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为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与连接点L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复位开关SB和电阻RT串联组成的测试回路,测试回路穿过电流互感器TA。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报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与芯片IC的第一引脚连接的电容C3、与芯片IC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连接的电容C4、与芯片IC的第六引脚连接的电容C5、串联在芯片IC的第八引脚与连接点L3之间的电阻R6、串联的可控硅VT1和可控硅VT2、以及串联的瞬态二极管TVS1和瞬态二极管TVS2,瞬态二极管TVS1和瞬态二极管TVS2串联后并联在串联的可控硅VT1和可控硅VT2的两端;可控硅VT1的一端连接在电阻R6与连接点L3之间,可控硅VT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VT2连接,可控硅VT1的控制端依次经过电阻R5和二极管VD7与电阻R6远离连接点L3的另一端连接,可控硅VT2与可控硅VT1连接的另一端接地,可控硅VT2的控制端分别与电阻R4和芯片IC的第七引脚连接;降压滤波电路包括分别与电容C5和芯片IC的第七引脚连接的电容C6,以及连接在电阻R6与连接点L3连接的另一端的电容C7;芯片IC的第二引脚经过电容C11接地;还包括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并联在电流互感器TA的线圈D1两端之间的电阻R*、电阻R1、限幅二极管DD、电容C1和电容C2,以及分别连接在电流互感器TA的线圈D1两端与芯片IC之间的电阻R2和电阻R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68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成型机用加热烘料机
- 下一篇:一种催化裂化烟气脱硫回用净化污水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