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驾驶的探索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35249.9 | 申请日: | 2021-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6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潘雪铭;温邵廷;胡珊;张江华;赵晓坤;朱威;邹宝健;马心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雪铭 | 
| 主分类号: | B64G1/16 | 分类号: | B64G1/16;B62D57/028;B60R11/00;B60R11/04;B29C64/2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陈强 |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驾驶 探索 | ||
1.一种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包括安装有多个探测器的车身、所述车身下方设有四个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车身铰接;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第二支臂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二支臂的上端与第三支臂靠近上端的中上部铰接,所述第三支臂的下端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车轮;
还包括与所述车身或连接件铰接的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的伸缩杆前端与第一支臂的中部铰接,且通过第一驱动缸的伸缩杆的伸缩可带动第一支臂的延伸端及与第一支臂连接的第二支臂、第三支臂向上或向下摆动;
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支臂中部铰接的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的伸缩杆与第一支臂的中部连接,且通过第二驱动缸的伸缩杆的伸缩可带动所述第二支臂以与第一支臂连接的第一销轴带动第二支臂上端及与第二支臂上端连接的第三支臂在前后方向上摆动;
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支臂中部铰接的第三驱动缸,所述第三驱动缸的伸缩杆与第三支臂的上端铰接,通过所述第三驱动缸的伸缩杆伸缩可带动所述第三支臂的下端及与之连接的车轮进行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上部设有开口,开口内的车身内设有一可升降的升降板,所述多个探测器安装于所述升降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通过升降机构安装于车身内,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升降板左右两侧边的四个升降齿轮,四个升降齿轮分别连接一个升降电机,通过所述升降电机可驱动所述升降齿轮旋转;所述车身内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四个升降齿轮一一对应的四个纵立齿带,四个升降齿轮与四个纵立齿带一一对应并啮合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探测器包括全景摄像机、天线、可伸展的机械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的前端安装有3D打印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壁外侧壁上分别安装有为所述3D打印头供料的储物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开口左右两侧的顶部分别通过舵机铰接有太阳能电池板,两个太阳能电池板分别通过各自对应侧的舵机可翻转至车身顶部开口处并将开口封闭且又可通过自对应侧的舵机可向车外外侧展开至水平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其特征在于:位于车身一侧的太阳能电池板为两个,且两个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舵机铰接并可进行折叠或展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前侧及后侧分别安装有探测摄像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探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缸、第二驱动缸、第三驱动缸均为电动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雪铭,未经潘雪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52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内科用急救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特种纸覆膜机上料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