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4094.7 | 申请日: | 202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8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贾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振宁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33;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詹朝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r 眼镜 排线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包括扁板排线、插接盒和端头壳,所述扁板排线包括扁板,所述扁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端子,每个所述端子的一端均固定有端子头,每个所述端子头与其对应端子的连接处均固定有弹性塑胶套,所述插接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卡槽,所述盒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盒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盒体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插孔和两个第二插孔,所述盒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条孔。该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通过在插接盒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和连接板的结构,能够防止端子头发生偏移,从而稳定的进行导电,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眼镜设备,简称VR眼镜,是一种重视用户体验效果的智能设备。现有VR眼镜包括显示屏、背光模组、透镜和控制线路板,显示屏、背光模组和控制线路板均与透镜平行设置。显示屏、背光模组、透镜与控制线路板在透镜轴心方向形成的厚度构成VR眼镜的厚度。
现有VR眼镜均趋于超薄结构发展,为使VR眼镜的厚度减小,较常采用的方法是将VR眼镜中的控制线路板设置于透镜的上部且与透镜的轴心方向平行,也即垂直于VR眼镜的镜框。显示屏和背光模组分别通过对应的排线与控制线路板电连接。由于VR要满足超薄结构的要求,故VR眼镜的内部空间较为狭窄,显示屏及背光模组的排线需要大尺度弯曲后才能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上,这样不方便显示屏的排线与背光模组的排线分别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容易造成显示屏排线及背光模组的排线损坏,进而影响VR眼镜正常工作。
针对上述缺点,中国已授权实用新型公开号:CN206301076U中公开了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该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通过内置导线的主连接板和副连接板相互配合,来解决上述缺点;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设计,连接端子和排线是固定成一体的,不易拆分,当排线或连接端子内部电路发生故障时,不易检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以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连接端子和排线是固定成一体的,不易拆分,当排线或连接端子内部电路发生故障时,不易检修的缺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VR眼镜的排线连接结构,包括扁板排线、插接盒和端头壳,所述扁板排线包括扁板,所述扁板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端子,每个所述端子的一端均固定有端子头,每个所述端子头与其对应端子的连接处均固定有弹性塑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接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卡槽,所述盒体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盒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盒体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插孔和两个第二插孔,所述盒体的另一端开设有条孔,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有若干个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端头壳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的上表面与横板的下表面固定,所述横板的两侧均固定有卡条,所述竖板上固定有若干个插针,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有两个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内部固定有连接板,每个所述隔板的顶端均与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端子头均插接在条孔中,且每个所述端子头的顶端均与连接板的下表面相抵触,所述端子头的形状为倒V形。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插针的均与其对应的第一插孔相插接,且每个所述插针的下表面均与连接板的上表面相抵触,两个所述固定件分别与两个第二插孔插接,且两个所述固定件的头部分别与两个卡孔相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振宁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振宁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4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