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31157.3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98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德;彭炎华;李建辉;王鹏;李彬;谭懿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吉华勘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朱本利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石北工业路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感器 数据 采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主控系统和若干从控系统,若干从控系统与主控系统之间通过Lora模块进行连接,其中从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时钟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时钟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采集单元包括连接模块、振弦传感器、激振电路、拾振电路和用于控制激振电路和/或拾振电路开关状态的选控开关,激振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激振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模块与振弦传感器连接,拾振电路的输入端通过连接模块与振弦传感器连接,拾振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无需布线、方便组网测试、数据有效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振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监测中,而现在的振弦传感器采集还处于人工手持采集数据的状态。
在基坑或者水利大坝等工程项目中,振弦传感器是主要的测量传感器,一个项目高达几百个传感器,人工用手持读数仪采集工作量巨大,而且挨个传感器采集无法达到同一时间采集数据的目的,导致数据没有可比性,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安全分析,目前的振弦自动化采集装置还停留在布线采集的状态,因此急需一种振弦传感器的采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无需布线、方便组网测试、数据有效性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主控系统和若干从控系统,若干从控系统与主控系统之间通过Lora模块进行连接,从控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采集单元,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时钟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和时钟模块均与控制模块连接,采集单元包括连接模块、振弦传感器、激振电路、拾振电路和用于控制激振电路和/或拾振电路开关状态的选控开关,激振电路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激振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模块与振弦传感器连接,拾振电路的输入端通过连接模块与振弦传感器连接,拾振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控制模块为STM32单片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电源模块设有充电电路和降压电路,其中降压电路至少具有+5V电压输出端口、+3.3V电压输出端口和-5V电压输出端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模块包括一个以上与振弦传感器进行连接的传感器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存储模块由EEPROM存储器及其外围电路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拾振电路由拾振前置放大电路、拾振中间级放大电路、拾振整形电路及其外围电路构成。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Lora模块进行主控系统和若干从控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无需布线并且消除距离限制,方便组网测试,同时通过时钟模块获取同一时间的采集数据,数据准确度高,利于后续的安全分析处理,尤其适合较多传感器、传感器位置分散以及不方便布线等场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数据采集系统实施例1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STM32单片机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JTAG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激振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选控开关的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拾振前置放大电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吉华勘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吉华勘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1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