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体测温感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30399.0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74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荣;蒲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洁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田婕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宁波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测温 感应器 | ||
本专利申请涉及感应器,公开了一种人体测温感应器,一种人体测温感应器,包括壳体,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滑动贯穿有若干安装杆,安装杆的外露于壳体的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吸盘,吸盘用于吸附于安装槽的侧壁上,壳体分别与两侧安装杆正对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两块固定板,两块固定板相互远离的表面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槽的槽口相互远离,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导向块相互远离的一面上均形成有若干导向面组,若干导向面组沿导向块的滑动方向依次相接,每一安装杆分别与其中一个导向面组相对应,导向面组包括相互连接的凹面与凸面,各个安装杆的抵触端能够同步与凹面或者凸面相抵,其具有拆装便利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测温感应器。
背景技术
疫情期间,各地对人体测温计的需求量增加,进入公众场所时需要对体温进行测量,而对于人流量比较大的场合例如高铁站、医院等,利用测温枪人工进行测量的方式速度过慢,通常会利用测温感应门进行测量。测温感应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人体测温感应器的安装槽,当有人从门内经过时,人体测温感应器能够感应人体的温度并输出电信号,当感应到经过的人体体温正常时亮绿灯,当感应到体温过高时量红灯并发出警报。
由于测温感应门对温度测量的精度要求比较高,需要定期将测温感应器拆卸下来并进行检测,现有的人体测温感应器常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于测温门上,拆装不方便,配套使用的螺栓容易丢失,给后续安装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人体测温感应器,其具有拆装便利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如下:
一种人体测温感应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滑动贯穿有若干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露于壳体的一端上均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用于吸附于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壳体分别与两侧安装杆正对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两块固定板,两块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表面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槽口相互远离,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相互远离的一面上均形成有若干导向面组,若干所述导向面组沿导向块的滑动方向依次相接,每一安装杆分别与其中一个导向面组相对应,所述导向面组包括相互连接的凹面与凸面,所述安装杆内置于壳体的一端为抵触端,所述抵触端上形成有连接部,所述安装杆上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连接部相抵,当导向块沿滑槽滑动时,各个所述安装杆的抵触端能够同步与凹面或者凸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凸轮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凸轮和第二压缩弹簧分别位于导向块滑动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导向块相抵,且所述凸轮的侧壁与导向块的侧壁相抵,当凸轮转动时,所述凸轮驱动导向块沿滑槽滑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凸轮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带动两个凸轮同步转动的同步组件,所述同步组件包括主动皮带轮和两个从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分别与其中一个凸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转动连接于壳体内,所述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之间缠绕有同步皮带,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皮带轮同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与吸盘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容置槽,当安装杆的抵触端与凹面相抵时,所述吸盘能够收纳于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同一侧壁上的安装杆呈两行直线分布,两行所述安装杆交错排列。
进一步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同一侧壁上的安装杆数量设置为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洁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洁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0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型LED灯
- 下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匹配的空中威胁目标分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