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线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30245.1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176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薇;成桂铨;张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新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7/00 | 分类号: | H01R27/00;H01R31/06;H01R35/0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测试线组件。测试线组件包括第一导线、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母端、第一公端以及连接套筒。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公端。由于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公端连接,且第一母端分别与连接套筒和第一公端转动连接,因此,电极线和第一母端能够共同相对于第一导线、第一公端以及连接套筒转动,实现电极线自由旋转。并且,由于连接套筒限定第一公端和第一母端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公端和第一母端实现可靠的电气连接,进而电极线与第一导线能够实现可靠电气连接。通过第二连接器的第二公端将第一导线与监护仪电连接,省去了跳线,从而可以避免由于跳线受到的电磁干扰而影响到测试线的性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测试线组件。
背景技术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是一种植入于病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电极线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在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时,将心脏起搏器与人体连接之前,需要先将电极线的一端插入病人体内,另一端通过连接器与测试线连接,并将测试线与监护仪连接。监护仪可以模拟心脏起搏器向人体提供电脉冲,并能够监测病人心室电生理信号。通过旋转电极线,使得电极线尾端的螺旋针穿破心肌组织来寻找最佳的心肌刺激点,最后再将测试线拆除,并心脏起搏器与电极线的另一端连接,从而实现心脏起搏器的植入。
然而,传统的测试线存在以下缺陷:
使用传统的测试线与电极线连接时采用鳄鱼夹连接,在手术中医生旋转电极线的时候,容易导致测试线与电极线电气连接不可靠,从而影响病人心室电生理信号的持续传递,进而导致医生在手术时无法快速准确找到植入位置点,增加了手术的完成时间,加大病人手术的风险。
此外,传统的测试线与监护仪连接时,通常采用在监护仪的插座上搭接跳线的方式引线,然后将测试线与跳线用鳄鱼夹夹住。由于跳线没有屏蔽层,非常容易受到手术室中的其他设备发出的电磁干扰,从而影响到测试线的性能,进而使得监护仪上显示的病人心室电生理信号失真从而影响医生的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使用传统的测试线与电极线连接时,在手术中医生旋转电极线的时候,容易导致测试线与电极线电气连接不可靠的问题,以及跳线受到手术室中其他设备发出的电磁干扰的会影响测试线的性能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与电极线可靠连接、并且不易受到手术室中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的影响的测试线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线组件,包括第一导线、第一连接器以及第二连接器;
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
第一母端,沿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第一插孔;
第一公端,与所述第一母端的第二端转动连接;以及
连接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公端和所述第一母端,并限定所述第一公端和所述第一母端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母端与所述连接套筒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公端,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公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公端连接。
上述的测试线组件与电极线连接时,将电极线插入第一母端的第一插孔中并与第一插孔紧配合。由于第一导线的一端与第一公端连接,且第一母端分别与连接套筒和第一公端转动连接,因此,在手术中医生旋转电极线且电极线带动第一母端共同转动时,电极线和第一母端能够共同相对于第一导线、第一公端以及连接套筒转动,实现电极线自由旋转。并且,由于连接套筒限定第一公端和第一母端的相对位置,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公端和第一母端实现可靠的电气连接,进而电极线与第一导线能够实现可靠电气连接,实现病人心室电生理信号的持续传递,有利于医生在手术时快速准确找到植入位置点,节省手术的完成时间,减小病人手术的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新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新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30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