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膜补涂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128109.9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27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徐民兴;程立斌;孔桢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3/02 | 分类号: | B29C63/02;B29C65/18;B29C65/78;B29L22/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2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膜补涂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膜补涂设备,其通过热粘膜将焊耳区域快速补涂,提高了补涂效率,确保了补涂品质。其包括补涂工位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对应于桶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旋转轴下凸后套装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的两边侧分别啮合连接对应的直线导向齿条,所述直线导向齿条的外端分别固接竖直连接杆的上部导向座,其还包括有两个背向布置的压模粘头,所述压模粘头具体包括内端本体、外端压模端,所述竖直连接杆的下部固接有所述内端本体,所述上支架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压模粘头的上部设置有卷料安装架,每个所述卷料热粘膜的内圈套装于卷料安装架的安装轴,所述卷料热粘膜的输出端输出热粘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桶焊耳补涂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贴膜补涂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设置提手,提手和桶体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在桶体通过焊耳结构后提手连接,桶体上的焊耳通过焊接连接桶体的对应位置,焊耳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耳位置进行补涂,现有的补涂工艺,均为通过补涂液喷涂来进行补涂,在实际补涂过程中,在补涂完成后,由于补涂液的重力作业,需要进行擦拭的工艺,才能确保焊耳位置的补涂液不会流入桶体的其他下方区域,故整个补涂工艺需要补涂和擦拭两个工艺动作,使得补涂的效率相对低下,且擦拭不能确保液体完全不流入下方,使得品控不能完全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膜补涂设备,其通过热粘膜将焊耳区域快速补涂,提高了补涂效率,确保了补涂品质。
一种贴膜补涂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补涂工位的上支架,所述上支架的对应于桶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旋转轴下凸后套装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的两边侧分别啮合连接对应的直线导向齿条,所述直线导向齿条的外端分别固接竖直连接杆的上部导向座,其还包括有两个背向布置的压模粘头,所述压模粘头具体包括内端本体、外端压模端,所述竖直连接杆的下部固接有所述内端本体,所述上支架的上表面对应于所述压模粘头的上部设置有卷料安装架,每个所述卷料热粘膜的内圈套装于卷料安装架的安装轴,所述卷料热粘膜的输出端输出热粘膜,所述上支架对应于卷料热粘膜的输出端位置设置有避让孔,所述输出端贯穿避让孔后向下设置,每个卷料热粘膜的正下方的上支架的下表面还布置有一个下拉气缸、一个夹紧气缸,所述下拉气缸安装于上支架的下表面的对应侧,下拉气缸的下部活塞杆固装有水平布置的所述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内端夹紧端用于夹持卷料热粘膜的下部的输出端,夹紧气缸夹持住输出端后,下拉气缸将热粘膜下拉一个步进长度,步进长度即为贴付在焊耳区域的面域长度;所述压模粘头内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压模粘头带动对应位置的热粘膜压附向焊耳区域,压附过程中加热装置的温度将热粘膜进行断料,使得对应面域的热粘膜贴合到焊耳区域,再通过加热装置完成稳定贴合。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架的对应于下拉气缸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下凸侧板,每侧的所述上部导向座、下拉气缸的座体和下凸侧板之间设置有辅助导向水平柱,所述辅助导向水平柱确保压模粘头在水平向平移过程中的稳定可靠;
所述下拉气缸的座体的下部还设置有辅助导向支架,所述辅助导向支架包括内凸杆、垂直导向架,所述垂直导向架的上部内表面用于确保热粘膜的平面输送,所述垂直导向架对应于所述夹紧气缸的内端夹紧端设置有避让孔槽,所述内端夹紧端沿着避让孔槽带动热粘膜向下运动;
所述外端压模端和内端主体之间设置有轴向弹簧,所述外端压模端设置有中心导向轴,所述内端主体设置有中心安装孔,所述中心安装孔内设置有环套,所述环套的内表面设置有止挡外环,所述中心导向轴插装于环套的贯穿孔后外凸于另一侧的所述止挡外环,销轴止挡定位于所述止挡外环的对应外表面,所述中心安装孔设置有导向内凹槽,所述中心导向轴的限位外环匹配插装于所述导向内凹槽,所述轴向弹簧的两端分别顶装于导向内凹槽的内壁、限位外环的对应端壁,该结构确保所述压模粘头确保对于热粘膜的稳定压附、且不会压坏桶体的内壁;
每个所述卷料热粘膜的输出端的还包括若干导向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8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轴注胶的驱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隐形防尘鼻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