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筒内外壁高效除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20128080.4 | 申请日: | 2021-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42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谢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美玉 |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27/00;B24B47/12;B24B41/02;B24B4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 外壁 高效 除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不易对圆筒进行内外同时除锈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圆筒内外壁高效除锈装置,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侧面对称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支撑框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滚筒,所述连接板内部均匀套装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内部套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固定装有摩擦条,所述支撑框表面左侧前后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和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对圆筒内外壁同时除锈的方式,而且可以对多个圆筒进行除锈,提高对圆筒的除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锈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筒内外壁高效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化学、电化学、机械等方法去除装备及其零部件表面氧化物的技术。常用的除锈方法有化学除锈、电化学除锈、喷砂除锈、手工除锈和滚光除锈等。①化学除锈。又称浸蚀、酸洗,利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与金属表面锈层发生化学反应使锈层溶解、剥离而被除去。②电化学除锈。分为阳极除锈法和阴极除锈法。阳极除锈法,利用阳极的电化学溶解和化学溶解及氧气泡析出时对锈层的机械剥离作用进行除锈。由于氧气泡大而稀少,剥离作用不强,零件容易产生过腐蚀现象。阴极除锈法,利用氢气的还原反应和氢气泡析出时对锈层的机械剥离作用进行除锈。氢气泡密而小,剥离作用强烈,且不腐蚀零件金属,但易造成氢脆和杂质在零件表面的沉积。③喷砂除锈。又称喷丸除锈。以高压流体为动力,将磨料直接喷射到零件表面,利用磨料的机械冲击冲刷作用来清除零件表面的腐蚀产物和污物。④手工除锈。用手持工具和机动手持工具通过机械切削作用将零部件表面锈层除掉。⑤滚光除锈。将零件、磨料、除锈液一起放入滚筒中,旋转滚筒去除零件表面锈层。除锈广泛用于装备的维护修理和表面预处理。如舰船甲板表面重新涂装前,通常采用手工除锈或喷砂除锈方法;应用电弧喷涂等技术对装备零部件表面进行防腐、耐磨或防滑等处理前,通常采用喷砂除锈方法进行预处理;对装备零部件进行电镀、电刷镀处理前,通常采用电化学除锈方法。
在对圆筒进行除锈的时候,一般都是只对内壁或者只对外壁进行除锈,不易进行同时除锈,除锈效率差,有的使用人工除锈,人工不易对圆筒内部除锈,而机械除锈同样也是不易内外同时进行除锈,除锈效果差,不易对多个圆筒进行同时除锈,因此,急需设计一种圆筒内外壁高效除锈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圆筒内外壁高效除锈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圆筒内外壁高效除锈装置,包括支撑框、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支撑框侧面对称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支撑框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右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上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滚筒,所述连接板内部均匀套装有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内部套有滑杆,所述滑杆表面固定装有摩擦条,所述支撑框表面左侧前后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左侧连接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五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四链轮,所述第二电机左侧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链轮,所述支撑框内部交错装有第四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四转轴表面左侧固定套装有第三链轮,所述第四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二转筒,所述第三转轴表面左侧固定套装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三转轴表面固定套装有第一转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滚筒与摩擦条啮合,滑杆表面为磨砂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表面均为磨砂面且为钢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链条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啮合,第二链条与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框为长方形框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美玉,未经谢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128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薄膜用的自动收卷裁剪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磁吸式踢脚线





